美文网首页
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孩子

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孩子

作者: 雪花红梅飘2000 | 来源:发表于2022-12-27 15:50 被阅读0次

李镇西所著的《重读苏霍姆林斯基》,语言朴实,思想深邃,传递了富有温度的教育理念,正如封面上所写的:教育应如童话般美丽。

这本书是我的同行前辈送我的,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如雷贯耳,可他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我却知之甚少。读了之后,觉得相见恨晚。

01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里这样写道:“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本质也大致如此,他毕生思考和实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通过教书实现育人,育人是最终目的。

一些学生成绩优异,却满口脏话,目无尊长,更有甚者,违法犯罪,培养这样的学生有什么价值?

没有什么比育人重要。

我们常常讲育人,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难免更偏向分数的提升,其次,分数是衡量学生最容易的尺度。对于育人,可能做得稍微少些。我理解的育人大抵是说教,父母或者教师讲给孩子一箩筐的道理,期望孩子能够成为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

而苏霍姆林斯基的言论让我对育人有了新的认识。

他说:“教育——这首先就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他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全面地了解孩子,期望帮助他们变得更好。

02

社会上流行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我想,做学生的自然同意这句话,当老师的会觉得受到了道德绑架。

阅读《重读苏霍姆林斯基》,我发现这句话有了新的阐释。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好”的标准是什么?一般认为是分数高,成绩好。可在教育方面,“好”不是狭隘的。正如世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好”的标准,“好”的界定也是不一样的。

学习成绩高,算好;待人接物有礼有节,算好;篮球打得好,算好;歌唱得好听,也算好……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作为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具体学生具体对待。

03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今社会,并不是只有分数高才会有好的工作和幸福的人生。只要你选择好方向,抓住机遇,再付诸一定的努力,结果就不会太差。 

我们要知道,无论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与坏,Ta的人生都有无限可能。学习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

你身边一定有一些例子,有些人小学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到了初中竟然到达班级前三了,后来也考上了不错的大学。有些人学生时代成绩平平,好像在人堆里不是那么扎眼,但是工作后成了单位的骨干,小有成就,有些甚至成了书画大家或是音乐人物。

最近火起来的董宇辉,他小学没有学过英语,进入初中后第一次英语考试是班里倒数,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西安外国语大学,又成为新东方的一名高中英语教师,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不认识他。新东方转向电商,开始直播带货后,大家被他深厚的文化内涵深深吸引。董宇辉火了!

我写作路上的贵人齐帆齐老师,她是80后,因为家贫初中辍学,在福建服装厂打过工,在西安卖过早餐,谁能想到如今的她已经是一名实现财务自由的畅销书作家。

她的文字朴实有温度,她的经历鼓舞数万读者,被媒体称为“励志女神”。她如今有学员数万,已出版《追梦路上,让灵魂发光》《人人都能学会的写作变现指南》等多部书籍。

所以,“好”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作为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努力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在某个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

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做全面发展的人。评价体系也能说明这一点。

文化课成绩虽然不好,但是对艺体感兴趣并且擅长艺体,那么也是可以考上大学的。自主招生就对学生的竞赛能力等其他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这些路都不通,只要你有自己的兴趣,有一技之长,总能感受到幸福的。

04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所以,你千万别心急。不要过于期待成绩,不能着急给孩子下定论,“判刑”。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工作的最后结果如何,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看到,而是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见分晓的。你所做的、所说的和使儿童接受的一切,有时要过5年、10年才能显示出来。”

有些教师也会说:“你现在不明白,以后想起来就知道我是为你好嘞。”

正是因为教育具有延时性,所以一定不要放弃教育,不要放弃每一个孩子。要对孩子有信心,更要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一定要鼓励学生,让Ta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

教育应如童话般美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oo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