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区第二实验小学,即原国营第七六零厂子弟小学,创建于1959年。学校现有十三个教学班,700余名学生,36名教师。
多年来,学校始终以教学成绩优异而闻名,在2008—2013年六年中,我校共有30余人考入一中少儿班前120名和附中奥班,其中,5人夺得全市总分第一名,规模不大却有着突出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这样骄人的成绩,和学校老师踏踏实实、努力肯干分不开,更和我们常年坚持朴实、有效的教研本色,在教学上不断诊断、反思、提高自己分不开。
常规为本,教研取胜。我们的教研活动始终坚持实用的原则,摒弃华而不实的条条框框,通过最简单、最朴素的形式来开展教研活动,于细微处给老师以启迪,潜移默化中,增长老师的技能。每周二下午是我们雷打不动的教研时间,各教研组老师要带着问题来,也许是一个缩句怎么做,也许是一道题的解题方法,也许是一个孩子的变化……问题不大,却能引起老师们一次次激烈的讨论,在这样有效的交流中,老师的思维碰撞着,教学能力提高着,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之提升。我们就是以解决课堂上、教学中的问题为目的,让教师在有限的教研时间内收获最大化,常年坚持下来,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
优质课比赛是我校每学期教研活动的一道“大餐”,每位老师都精心准备着自己那道独特的“菜”,可大家最期待的还是品菜后的点评。比起教学过程,我校的优质课评比更注重的是活动带给老师的变化。学校强调听课教师必须有当堂课的书面反馈,反馈表包括这节课的优点、不足和改进建议。填表只是前期铺垫,最精彩的是周教研例会上面对面的评课。一杯清茶,几页记录,大家围坐一起,没有客套话,没有寒暄语,直奔主题,一针见血地提出自己的听课感受。为了一个教学环节,大家会争论起来;为了某个教学方法,大家又各抒己见;为了一句过渡的语句,大家都纷纷献策。在这样一个最朴实的氛围中,大家以最简单的交流方式讨论着、激辩着、提高着……
专家引领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校一直着眼于身边专家、名师上,努力挖掘身边人的价值。我们邀请新乡学院董生亮老师来校做教师心理素质培养和教师礼仪方面的讲座。请来牧野区教文体局教研室的教研员走进我们的课堂,请牧野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老师来为我们做示范课,他们的现场指导是最受欢迎的形式,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做法和经验。比如教研室李贵纯主任,在听了老师的讲课后,针对何谓“优质课”的问题和老师们一起进行了交流,并就“如何构建实效课堂”的问题对老师们进行了初步的指导。这种直接的指导,让我们的老师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做得了。
看似普通的教研活动,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让我们的老师变得更有智慧,更有思想,一个个教改实验也悄悄地进行着。宋文老师利用班级作文报、个人作文专辑、作文点评大会等形式激发着孩子们写作的潜能;黄利红老师,不拘泥于一本教材,大胆引用课外读物,将孩子送上了阅读的快车道;姚杨梅老师,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真正打造着高效课堂;张岩青老师,将英语作业变成一个个闯关游戏,寓教于乐,深得学生好评。学校最大限度地支持着课改教师,鼓励教师做最真的教育,用自己微薄之力影响着孩子们。
我校的教研活动,不华丽却有效,且始终保持着它生命的活力,也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2015年,我校在教学上又提出了“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的理念,也希望还原学生“孩子”的本色,除了教授知识,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孩子们去体验,我们二实验人真心希望我们的孩子们能快乐成长,做孩子该做的事情。行走在朴实的教研活动中,还原教研的本色,我们将继续追寻,去寻找那份最简单、最真实、最美丽的教育真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