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目标分为内驱目标和外驱目标两种,其中外驱目标是别人安排的目标,而内驱目标是自己制定的目标。内驱目标的关键是赋予信念持续行动,最重要的是确保内驱目标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职业目标是内驱目标和外驱目标的综合,但要找到内驱目标并非易事,需要对自我进行深刻剖析,才能得到。
美国著名学者苏伯对人的生命发展过程提出了以成长、探索、确立、维持、衰退为中心的五阶段模型。
每一个阶段都有对应的特征和任务,如果前一阶段的发展任务不能圆满完成,就会影响后一阶段的发展,引发职业危机。
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主要会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在每个阶段,每个角色的投入程度可以用颜色来表示,颜色面积越多,表示该角色投入的程度越多。
我们可以看到彩虹图外围的五个阶段,他们分别是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
在上图中,标记上绿色的部分就是探索阶段,是大多数人念中学大学和初次踏入职场的时间段。我们应该在这个阶段进行自我考察和职业探索。因为在学习阶段的试错成本是最低的,这个时候如果不主动的去尝试,下一步就难以进行可行性实验,出现当下的毕业及失业的情况。
接下来我们会从事第一份工作,这正是我们对职业发展目标的可行性进行实验的好时候。在这个探索阶段,我们不必太过纠结第一份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欢的,而是要去试一试,发现不合适及时止损,这也是探索的意义所在。
探索期是十分关键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后面的职业建立期,如果在探索期顺利,那么在职业建立阶段,你能从事与自己相适应的职业,确立未来上升的路线。
根据舒伯的生涯彩虹图,从年龄阶段来看,自己现在属于建立阶段,是职业发展的核心阶段。在30岁之前,重点是寻求职业及生活的稳定,30岁之后,随着职业方向明确,进入了自我安定期,这时一般会致力于实现职业目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一阶段也是最有创造力的时期。
很多情况下,我们并没有利用好职业探索期,原因有以下几种。
第一,从众心理。
很多人在探索阶段的重要选择时,没有基于自己的判断和对自己的了解,而只是因为这个工作是父母所期待的,同时又因为缺乏对环境的认识,没有能力独立做出判断。在读书期间,把大量可以用来探索职业去试错的时间,用在了无意义的消遣上,毕业后一脸茫然,做什么心里都没底。工作后才逐渐认识到自己发现目前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越来越没有目标,如果一直不采取行动,就成了温水煮青蛙的情况。
还有一些人跟随社会潮流,看哪个专业热门?哪个职业光鲜就去选择这些专业与职业?最后发现跟自己想象完全不是一回事,最后归结于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又不知道自己适合啥。
随大流的从众心理是我们在做人生重大决策时应该避免的,这种心理不只是在入职初期出现,那些工作两三年没想好就跳槽转行的人,也常常有这种心理。
错失探索阶段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低自尊。
底自尊的人在工作中常见的表现有两种,一种是在工作中,他们过分在意他人的目光与评价,牺牲自己去取悦他人。另一种表现是习惯将所有错误归究于自己,容易受性格强势者控制,被人批评和痛骂时,第一反应是他说的对,都是我不好。
在生涯探索阶段,很多人由于从众与低自尊的心理让人走向完全不适合自己的道路,如果一直没通过合理的途径了解生涯知识及认识自己,这两种心理对人的影响。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因此不要固化对自己的认识,也不要对他人抱有成见。
我们要打破陈旧的时间观念,上一辈人相信30岁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而现在中年也许在45岁以后才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