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的施与受,其间的法则是要遵守序位:
父母施与,孩子接受。先来的人必须给予更多,因为他已经接受了很多,后来的人必须接受更多。
在家族中父母是大的,并且一直都是大的,孩子必须一直都是小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变大。
记得刚参加雨馨线下工作坊的时候,她就讲,小孩子被送到(外)祖父母身边,再回到父母身边,会发生错位现象,小孩子会感觉跟父母同辈,因此会不服管。这就是序位错了,孩子变大了,没有接受到从上而下的施与,所以,内心有缺失,如果不让序位回归,他/就永远长不大。
内在拒绝父母的人、谴责父母的人,是对生命的丰盛关闭了心门。
每颗种子都必须在它落下的地方生长,它无法为自己选择地点。我们也是一样,无法为自己选择父母。为了能够真正成长,我们必须赞同这个联结着我们生命的地点,无论它是什么样。也不管它有“优点”还是“缺点”,每个地点都会推动这可种子形成自己特殊的生长方式,给它特殊的机遇并且设置了特定的界限。
我接受一切,带着爱。

“两种幸福”的故事,启示我们:知止而后有定。高超的艺术让艺术家“如此伟大”,如果他自认为“伟大”,而不是谦卑,那么他实际上就已经开始变小了。道就是这样运作的。
在爱面前,灵魂中有一种平衡感在运行,它协助着序位与爱,在幸福与生命的代价方面维持着公正与平衡。对序位的判断能力就是智慧,带着爱随之而来的,就是谦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