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生活的艺术》随感

读《生活的艺术》随感

作者: b2efeb6ea406 | 来源:发表于2016-08-16 21:58 被阅读142次

    01

    前几天,我几位朋友去位于江苏无锡灵山的“灵山小镇·拈花湾”游览了一番。看他们朋友圈晒出来的图,小桥假山、流水淙淙,遍布着古色古香的景致,一行人抄佛经、读典籍,很是有一番“化外散仙”自得其乐的模样。

    回来后,他们极力推荐我也去体验一番:“他们有一小时、两小时……半天、全天‘禅乐生活方式’供你选择,那边美食也很多,去玩玩吧!”

    就我贫乏的宗教知识而言,我从未想过“禅”这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智慧,也可以变为以“小时”为单位的商业化体验式旅游;而几位朋友游览归来之后,生活方式一如既往:刷微博微信、iPad上看IP剧、论坛里灌水掐架……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体验“禅意”的生活方式,仅仅是一种逢场作戏的“体验”和一时兴起的拍照留念就算数么?

    02

    对这个问题心怀疑问之际,我读到了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这本书。年少读书时曾在图书馆翻过此书,但当时年纪尚小,还不能完全领略大师作品中凝练的智慧与心得;而今借林语堂先生逝世四十周年之际,湖南文艺出版社为表纪念,将林语堂先生的多本著作再版发行以飨读者,我也得以有机会好好读一读这本凝聚着大师毕生智慧与哲思的著作。

    《吾国与吾民》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后,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就了这部《生活的艺术》,“该书于1937年在美国出版,次年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52周。”

    学了20多年英语,却始终张口说不出一句顺溜的句子;做了无数套英语习题,却没有完整地读过莎士比亚和王尔德。难以想象,林语堂先生是有怎样学贯中西的积淀与学识,才能用英文向西方世界将东方智慧与文化介绍的如此细致、形象。

    正如先生在“自序”中所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本想题这本书的名字为‘抒情哲学’,用抒情一词说明这里面所讲的是一些私人的观念……我并不读中学而只是直接拿人生当做课本。”

    在书中,作者论庄子、赞陶渊明;诵读《归来去兮辞》,讨论《圣经》故事的启示;关于品茗、行酒、看云、鉴石、养花、听雨、吟风……先生自有自己的一番妙谈和体会。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先生在中西方文化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方式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

    03

    和一位朋友探讨写作时,他曾经发出过这样一句感叹:“好的书籍是会塑造一个人的。”在阅读《生活的艺术》的过程中,由于积累有限,我很多次都读到一半然后去翻阅、查找相关文献材料,才能勉力领会大师的哲思之一二;“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是读到大师的文字,便觉得自己的才疏学浅更加暴露无遗。

    回到文章的开头我的困惑,作为在钢筋水泥石头森林中为生计苦苦挣扎的现代人,我们如想要体会“生活的艺术”、体验“禅思”的魅力,就必须要依托于人工精心打造的“禅文化精品基地”吗?

    今天晚上,我正好读到第五章“谁最会享受人生”之“爱好人生者:陶渊明”一节,在大师的指引下,重读了一遍《归来去辞》。

    “他就是这样过他的一生,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心地坦白的、谦逊简朴的乡间诗人,一个智慧而快乐的老人。”

    于他而言,庭院中的一朵小花、树木上新发出的一根枝丫,都有着说不尽的故事与情怀;回归了田园与家庭,他的笔下,诞生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歌”。

    “陶渊明也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在我看来,陶渊明代表一种中国文化的奇怪特质,即一种耽于肉欲和灵的妄尊的奇怪混合,是一种不流于制欲的精神生活和耽于肉欲的物质生活的奇怪混合,在这奇怪混合中,七情和心灵始终是和谐的……”

    而读到这段,我同样要为本书的翻译献上我的膝盖!

    “越裔汉”,何许人也?特地去百度了一下,“豆瓣读书”曾经有个帖子专门讨论把林语堂先生的书翻译的如此风雅的这位“越裔汉”大神,原来,已经有豆友们做出过回答了---

    “这本书的译者是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越裔先生。所谓汉,是因为很多图书编辑将‘林语堂 英著  越裔  汉译’错解为‘越裔汉’了。”

    能读到这样精炼形象的译作,实乃快哉。

    —2016.8.16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生活的艺术》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wp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