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
课堂上,我们讲什么

课堂上,我们讲什么

作者: 朱朱_278c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19:34 被阅读109次

        ——读《余映潮古诗词教学实录》随感

      教书,无疑是一门艺术。

      读余映潮老师《古诗词课堂实录》,思考他的“教学之道,”在老师课堂之“讲”方面有着很深的感触。

    如今,在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课堂上,老师当讲什么?要不要讲?多讲还是少讲?尺度在哪里?标准是什么?我们的讲,是不厌其烦的重复一个又一个问题,或是,不放心的叮咛着每一个问题的答案?

    我从不反对教学改革,但是,我反对矫枉过正。在我看来,余映潮老师的教学方法是传统的,余老师的教学方法又是最时尚的。余老师的课堂从不缺少学生活动,但也从不缺少扎扎实实的讲。

    在余老师的每一节古诗词课堂里,都有着细致的朗读技巧指导。

    如他在指导学生读李白的《行路难》时,这样告诉学生: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余老师模仿学生的阅读,二二三节奏),这种节奏和作者表达的心情不太吻合,作者这时的心情是比较郁闷的、茫然的、急切的,所以读这首诗应该使用四三节奏,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如果读成二二三节奏,感觉就不对了。在朗读时,你们比较注意句子的抑扬,而三、四句一定要是抑,最后两句要很好的扬,大家再读读看。

      在指导学生吟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余老师的指导就更细致了。一吟,讲究中等语速。为什么要用中速?因为它是用来描绘景物的,如果快速的朗读,就一点味道都没有了;二吟,讲究特别节奏,吟好这首诗的关键就是注意特别的节奏,如“北风卷地白草折,”必须读成四三节奏,如果读成二二三感情就错位了,其中,“白”字要读长;三吟,讲究含情抑扬,如“雪上空留马行处,”其中“处”字,要读得特别低,友人渐行渐远,怎能高歌,应该读出很惆怅的感觉。

      优美的朗读一定是语文教师的一种基本教学能力,语文课上,如果没有教师的细致范读与指导,则显得风景黯然。有时候,与其硬邦邦的提问,真不如慢慢的读书。朗读,只有教师悉心的指导,才能避免读得机械重复。比如延长音,比如声调,比如语气。 余老师的细腻朗读指导让我深感惭愧,我的指导与之相比简直苍白的可怜。我似乎只会说:大声一点,有感情一点……感情用何种技巧传递,我一无所知。而余老师精细的朗读,有梯度环环相扣的训练,就这样带着学生在反复锤炼中螺旋上升,渐臻佳境,把情感的百转千回都通过朗读传达了出来。   

    除此,我最喜欢看余老师课堂上的“微讲座,”他的提炼总是那么言简意赅,却又让人收获颇丰。这样的课堂简洁而厚重,每一节课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意义。

    如在李白的《行路难》这一课中,余老师有这样两个“微讲座”:

      (一)警句。警句,就是语言精练、寓意深刻的语句。作品中的警句,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警句常常超越作品、超越时代而给人深刻的启发和教益。《行路难》因警句而格外让人喜爱。

      (二)用典。典故: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用典: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婉曲地表达今义。用典的效果:精练语言,避直就曲,生动典雅。《行路难》就是一首因用典而情谊深长的诗。

    这些基于学情的知识积累,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强化了学生的认识,又适时的调整了教学节奏,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结构美。余老师的课后总结也是让人拍案叫绝的。如余老师这样提炼李清照《声声慢》抒情手法:

    在完整叙事中抒发哀情;

    起笔妙用叠词表现心情;

    拖物寄意多种意象抒情;

    反复突现时间渲染悲情;

    联想想象虚写昔时深情;

    直抒胸臆吐露无限愁情。

      “完整叙事、妙用叠词,托物寄意,反复渲染,联想想象,直抒胸臆……哀情、悲情、深情、愁情。”听了这一段高屋建瓴的讲解,这一番抽丝剥茧的梳理,学生定在苦思冥想之后有“顿开茅塞”之感,心中的云雾散去,课堂芜杂尽除,眉也清了,目也秀了。

    看到了吧,这样的课多么有意思!当年,我教这些诗歌的时候,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总结与提炼,因为对古诗词的敬畏,有时,甚至教得慌里慌张粗糙简陋,根本不曾这么停下来细细咂摸过。是啊,很多时候,不是没有可讲的地方,也不是内容难以理解,更不是因为学生理解不了,而是因为自己不懂得,还有,根本没有停下来做出“要去真正弄懂”的行动。于是,各种语文有趣的知识,都这样被敷衍过去了。

      每要进行一个学生活动时,余老师在之前一定对活动有细致的讲解与要求。 如在让学生赏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之前,便给学生充分的方法指导:

      方法是,大致上可用三个层次来表达自己对所选诗句的分析。第一层,诗句描写的是什么。第二层,诗句表达的角度或作用是什么。第三层,在诗歌中如果发现一个字,一个词用得太好了,对它进行赏析。什么是角度呢?如内外、动静、远近、声色、俯仰、宏微、景情、正面与侧面、比喻与夸张、镜头与画面。

    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一味的“分析”上,一定要进入训练层面,“讲”,是很难讲出学生优秀的语言素养的。关键在于如何“训练。”余老师的赏析训练指导,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先整体指导,再提供给学生细致角度,最后辅以例句,不急不缓,循循善诱,顺势点拨,这样的指导会让每个学生都茅塞顿开,学会表达,学会赏析。如果没有这些指导做前提,一味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恐怕只会浪费课堂的宝贵时间,学生干着急,老师徒悲叹。

    余老师的课堂是轻盈的,这个“轻”一定是“举重若轻。”而所有的“举重若轻”都经历过一个“举轻若重”的过程。就像一个芭蕾舞演员,趾尖点地,临风飘举,你应该能想象到他背后付出的是什么。

    其实,只需看一个例子。余老师曾说:“我用大量的课,表现我对课文极其认真的反复研读。我的公开课无一不是艰苦的精读教材、精读有关文献的结构。典型的例子是,为了研读欣赏《记承天寺夜游》,我整理了4500字的资料,对《水调歌头》中的句解资料,有17000余字,更典型的例子是,我用了18天的时间,写出了18篇角度各异的赏析《孔乙己》的短文。”

    我认为,课堂上,教师之言,也是学生语文阅读的“第二文本,”非教材、教参之言,应是教师个人的发现与洞透,是学生所未见、未闻、未言的。这种“讲”也一定是慢条斯理的,因为这背后是教师自信的表达,不能想象,一个说话急吼吼的老师,能讲出多么智慧的语言。教师必须以自己的言语感染力,以独具之发言,以广阔的气象与格局,引领学生欣赏到“藕花深处”之美。

      一本书读下来,感受不少,爱不释手,可以说的更多。无奈笔力才思有限,只能先从这个角度写起。但,它这已在悄悄拓展我的视野,改变着我的课堂。

      足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堂上,我们讲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ws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