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张炎《鹧鸪天·楼上谁将玉笛吹》赏析

张炎《鹧鸪天·楼上谁将玉笛吹》赏析

作者: 青梅残酒 | 来源:发表于2022-07-31 05:17 被阅读0次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

注释

  • 暝(míng)云:阴云。
  • 劳劳:遥远。
  • 修禊(xì):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禊,古人在水边举行的祓除不详的仪式。
  • 卖饧(xíng):清明前后卖糖粥。饧,用麦芽或谷芽熬成的饴糖
  • 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赏析

这是一首明写客中思家实则蕴含作者故国之思的小令。

上片侧重写景,景中含情。起首写因笛声撩人心魄而引起思乡之情。汉代马融居平阳时,听客舍有人吹笛甚悲,因思念洛阳亲友,作《笛赋》。李白也有《春夜洛城闻笛》诗。小令从一开始便定下深沉的思念故乡、故友的感情基调。次句山前水阔暝云低”,写作者因闻笛而起故乡之思,不禁引颈往故乡方向眺望,然而却是茫茫的一片春水和低垂的暝云,这一画面在缕缕凄侧的笛声中推出,更给人一种压抑、低沉的感觉。所谓景语亦即情语。在这两个画面的背后。读者似亦可窥见作者此时的心境。三四句继续写眼前所见之景。此句燕子千里,自己也流落千里,有如断梗漂萍,随波逐浪。白居易《长恨歌》中形容在仙界的杨贵妃的孤寂形象。中国古代诗人似总喜以雨与黄昏为背景来寄托其愁绪,如“丁香空结雨中愁”等等,那么雨中梨花亦可作为寄托愁绪之意象了。上片侧重写眼前之景,景中含情,不言愁而愁自现。

“最是过变不可断了曲意”(《词源》),下片侧重抒情,将上片压抑在画面背后的愁绪直抒而出。过片前三句写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修禊”,“卖饧”均为古代民俗,作者将两个节日名列出,我们似可看到飘零异乡的游子正扳着手指算着临近的故乡节日。“故乡唯有梦相随”,一个“唯有”道尽了作者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深深苦衷。作者在《渡江云》一词中这样形容自己飘泊他乡的情景:“荒州古溆,断梗疏萍,更飘流何处?”也许写自己在梦中对故乡的思念,尚未能尽意,接下便以具体的动作写自己的思乡情怀:昨夜里不得安眠,愁绪无法排遣,漫步江头,折得一枝新柳归来,虽非故乡苏堤上的,但也令人愁眉不展,足以撩动思乡之愁了。杨柳原为离别的象征,远离故乡折柳,实只能徒增烦恼。作者在《朝中措》中也写道:“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这首小令无论是写景或抒情,都极为自然,没有丝毫的做作与矫饰。作者还成功地运用寻常之景,眼前之物,铺排渲染,深切动人地把主题由浅入深、由隐至现地表露出来,显示了作者捕捉意境,表达情感方面的才能。

相关文章

  • 夜来折得江头柳

    鹧鸪天·楼上谁将玉笛吹 张炎 〔宋代〕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

  • 张炎《鹧鸪天·楼上谁将玉笛吹》赏析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

  • 一日一书

    楼上谁将玉笛吹, 山前水阔暝云低。 劳劳燕子人千里, 落落梨花雨一枝。

  • 夜思

    清夜谁将玉笛吹, 乍寒时候新月低。 西风不语总无情, 不是乡思还皱眉。

  • 谁将玉笛弄中秋

    月色朦胧, 心绪淡愁, 夜风微冷, 堆字轻述…… 我是喜欢...

  • 命运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楼上的玉笛的声音不绝于耳,丝丝落落从几层楼高的...

  • 张炎 《月下笛》

    (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时寓甬东积翠山舍。)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

  • 少年秋夜吹玉笛

    少年秋夜吹玉笛,一腔思念笛声里。笛声伴叶飘满地,笛声随风空中起。笛声绕山挂峭壁,笛声傍水东流急。笛声吹得秋...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并译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作者:唐.李白 译析:石宏博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

  • 张炎《月下笛·万里孤云》赏析

    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时寓甬东积翠山舍。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炎《鹧鸪天·楼上谁将玉笛吹》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xk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