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黛玉行令:女子无才便是德?

黛玉行令:女子无才便是德?

作者: 迢迢不断 | 来源:发表于2020-03-10 23:33 被阅读0次

《红楼梦》第四十回里,贾母带着众女眷和刘姥姥畅游大观园,为了增加兴致,贾母令鸳鸯宣牙牌行酒令。不仅平时出口成章的宝钗、湘云等参加,连贾母、薛姨妈也有不俗表现。到了黛玉时:

鸳鸯又道:“左边一个天。”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宝钗听了,回头看着他,黛玉只顾怕罚,也不理论。鸳鸯道:“中间锦屏颜色俏。”黛玉道:“纱窗也没有红娘报。”鸳鸯道:“剩了二六八点齐。”黛玉道:“双瞻玉座引朝仪。”鸳鸯道:“凑成‘篮子’好采花。”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药花。”说完,饮了一口。

为什么席间人都嘻嘻哈哈,偏偏宝钗听了时回头呢?不如我先来看看黛玉说了些什么?

“良辰美景奈何天”——汤显祖的《牡丹亭·惊梦》;

“纱窗也没有红娘报”——金圣叹批本《西厢记》;

“双瞻玉座引朝仪”——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仙杖香挑芍药花”——黛玉自撰

问题就出处黛玉说的第一、二句。所以在第四十二回里,

宝钗便叫黛玉道:“颦儿跟我来!有一句话问你。”黛玉不解何故。宝钗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屋门的女孩儿!满嘴里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罢。”黛玉不解,只管发笑,心里也不免疑惑,口里只说:“我何曾说什么?......”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呢!昨儿行酒令儿,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是那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昨儿失于检点,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

从今天的角度来说,这两部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作品,都是讲述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的桎梏、追求自由爱情和要求个性解放的故事。

《西厢记》记述了崔莺莺和张生在佛殿里一见钟情,幽会偷欢,最后得以完婚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美好的祝愿。完全悖逆了当时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如果说《西厢记》的爱情基础,还是以“色相”为基础的一见钟情(原著中有多处形容崔莺莺的倾城之貌),那隔了三百年出现的《牡丹亭》则是以表达一种“生死相随”的爱情观。

作者汤显祖塑造的杜丽娘,在一次游园中春心悸动,唤醒了她对于自由的向往和爱情的渴望。她在梦中与秀才柳梦梅相会,却因梦感情而病亡,死后又以魂魄与柳梦梅相聚,死而复生。完成了“自我的发现、青春的觉醒和人性的回归”的认知过程。作者叹道: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西厢记》《牡丹亭》语言优美,将历代文人诗词中优美诗句和民间口语相结合,读起来琅琅上口,齿颊留香。

相思只相知,老天不管人憔悴。

似水流年等闲过,如花美貌何处寻。

想着你废寝忘餐,香消玉减,花开花谢,犹自觉争些;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量。

                                         ——《西厢记》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

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无情无尽却情多,情到无多得尽么?解道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

                                              ——《牡丹亭》

今天处于信息洪流中的我们,初读些词句时都难掩心中的激动,更何况对长在深闺的黛玉的呢?在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中,黛玉一口气看完了《西厢记》《牡丹亭》后,之前对戏文并不关注的她,却在梨香院外听到远远飘来的戏文“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时,仿佛电击石敲般唤醒了她的内心。

时值阳春三月,大观园里无边春色,崔莺莺、杜丽娘的情思跨过时空,汇集到黛玉的心中,水乳交融,让黛玉对自己的生命、感情有了全新的认识,她也许想到了自己孓然一身的孤苦,也许想到了宝玉说的那些不能确认的话,也许更多的是想到的是“无可奈何”。

毋庸置疑地,《西厢记》《牡丹亭》对黛玉的冲击是巨大的。在第四十二回中,宝钗得知这一情况后,就拉住她的手情深意切地说了一堆很冬烘的话:

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 只该做些针线纺绩的事才是;偏又认得几个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书看也罢了,最怕见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宝钗能说出这番话,是有原因的,她到贾府,是准备参加给皇室公主作陪读选秀的,肯定饱读诗书,而且要作为公主的陪读,不仅要有才,更要在品德,特别是女德方面过关。

因此宝钗被称为”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停机德出自《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指的是东汉的乐羊子妻停机裁布,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的故事。后世把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

宝钗规劝黛玉的这番话,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翻版。这话本出自明末陈继儒(眉公)的《安得长者言》一书里,由作者游学各地时记录遇到“长者”的格言。他为这话注解到:

“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比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谓至言。”

直白地说,女子识字喜欢看曲本小说,因而“挑动邪心”,“做出丑事”,反而不如不识字,白丁一个,即不受诱惑,也方便管教。这话和宝钗的意思一样,也体现了当时男权社会对女性评判的标准和行为的要求,所以陈眉公称“可谓至言”。

黛玉识字而读杂书,还因其间“淫词艳曲”移了心性,完全犯了当时社会的大忌。她对爱情的渴望和至情的坚持,所以在大观园中“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也是因她识字有才的缘故吧?

相关文章

  • 黛玉行令:女子无才便是德?

    《红楼梦》第四十回里,贾母带着众女眷和刘姥姥畅游大观园,为了增加兴致,贾母令鸳鸯宣牙牌行酒令。不仅平时出口成章的宝...

  • 解读红楼梦19

    宝钗趁空找黛玉,吓唬她一下,问那天喝酒行令说哪些不该说的话?黛玉好奇,后来才发现,是自己说的几句诗出自于西厢记和牡...

  • 行令

    素手一杯酒 两年相逢 瘦去几节 碰斛有声 饮尽七百天 席中菜汤味 三著尝完 上回琐事笑一桌 花枝乱颤 当时不经意...

  • 醉行令

    他人檐下成双对,我自清门依栏醉。 醉倒无限春梦里,一片银河落酒杯。

  • 非时行令

    行:施行。 令:政令。 下面节选《礼记·月令》对春三月“非时行令”的论述。 孟春(寅月)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

  • 行令饮酒情正酣

    近日,我陪同几位来自老家的亲友宵夜,刚一落座,菜还没上齐,几位大哥便开始划拳饮酒,气氛顿时热闹起来。作为一个北方人...

  • 《成语摘抄》——cai~can

    目录 1、猜枚行令——猜枚:一种酒令,原指手中握若干小物件供人猜测单双、数目等。现亦指划拳。行令:行酒令。喝酒时行...

  • 魔主凤邪

    用通行令走出结界的影梦有一点迷茫,似乎发现墨狗没有追上来有点不习惯。摇头甩掉这么贱的想法,看着手中的通行令想着该去...

  • 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观《中国诗词大会》选手武亦姝有感

    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观选手武亦姝《中国诗词大会》有感 “女子无才便是德”,出自于清代张岱《公祭祁夫人文》:...

  • 这两句话误解了千百年,不是歧视女性。

    第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 出自清·张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古代重男轻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黛玉行令:女子无才便是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xn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