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9 毕业8年,时间仿佛踩上风火轮,转瞬即逝。
从刚毕业时的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到中间为暗恋所累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再到终于结婚生子,在烟火缭绕的生活中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我的焦虑跟着年纪有增无减。当我静下心来梳理自己这几年的生活状态,我终于搞清楚自己焦虑的根源,那就是自己多年前就立的那个成为更好的自己FLAG,在日复一日的盲目生活中,在一年又一年的失望与鸡血的交替中,到底只成了一个空洞的口号。
8年过去了,我始终没有成为更好的自己.甚至可以说,变得更差了。
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难过了。
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方向,一直都像在没有灯塔的大海上飘着。我努力去寻找彼岸,但好像生了一种病,一种做什么做不到全情投入,坚持到底的病。
这一点在我很小的时候其实就有端倪,所以尽管我与弟弟一起学毛笔字,他现在写的对联可以过年的时候贴出来充当门面,而我连握笔姿势都不专业;尽管我们同样自学吉他,如今他弹唱自如甚至都能简单作曲,而我至今连G和F和弦都按不到位。
我总是想得很多,做得太少,能够坚持下来的几乎没有。 不止一次信誓旦旦的制定计划,行动力却远远跟不上。
8年过去了,这期间,我备考日语N3没有通过;自学吉他,没有成功;自学西班牙语,买了书翻了几页就束之高阁;立志减肥,越减越肥;背英语单词,总是停留在A栏,学粤语,至今无法沟通。跑步健身,最多坚持一周。
时间久了,我越来越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会想自己正在做的是否值得,是否正确,是否适合。每一次尝试都没有成就感,自己的热情和自信也跟着被消耗掉。眼看着自己一个又一个的计划犹如昙花一现,接二连三的发生,那种挫败感会加剧自己的迷茫。
如果说成功是一种习惯,那么失败大概也是, 一次成功会激励下一次成功,一次失败也会暗示下一次失败。如果前面几次尝试都是失败收场,下一次新的尝试的时候潜意识就会有一个声音存在:我还是不行。
自己无法产生足够的内动力支撑自己坚持做好一件事,这是每件事都做不好的因,同时也是果,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所有这些,队友都看在眼里,他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清楚的看到我这些年是怎么被自己荒废掉的。如今年岁渐长,压力倍增,他也开始一次次的提醒甚至是嘲讽我该做出改变,不是要做什么大事,至少是坚持一件事下来。
我不喜欢他干涉我的生活,我也很难过作为伴侣他狠狠的扎到我的痛处,不留情面。但是他说的很对,我无力反驳。
如今我已30有余,当我越发明白焦虑的来源,就是自己的能力跟不上年龄增长的节奏时,当我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害怕自己不能成为一个好妈妈的时候,当我知道自己绝大部分的不开心都因为自己没有达到预期的时候,我开始一遍又一遍的跟自己讲:停下来庸人自扰,用行动去治愈迷茫和焦虑吧。借用我特别喜欢的一位公众号主和畅销书作家的话: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我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想要的太多,坚持的太少, 什么都没有好好完成,怎么可能获得成功的快感?
所以从这里开始,认真的走出第一步,我知道这条路很长很难。但是曾几何时,我也是个喜欢靠文字抒发和表达的伪文青,也是多愁善感的小敏感,是我自作聪明以为这样的自己会适应不了社会,主动关掉了这扇用文字与世界互动的窗。如果说还有什么是我最有可能坚持下来的,大概就是写点东西了。
第一篇文章,是对自己过去的反思梳理,也是自己未来的一个起点。还是不能放弃希望,给自己鼓鼓劲。
先完成,再求完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