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9月间,印度与巴基斯坦间的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战局正酣,至9月6日,印军悍然越过印巴国际边界线,围困拉合尔城,准备给巴基斯坦军队致命一击,巴基斯坦岌岌可危。
毛主席最看不惯国际上的恃强凌弱,并从战略大局出发,决定出手援助巴基斯坦。
在毛主席亲自部署下,我国做好了与印开展军事斗争的准备,并精确地判明了外交斗争态势。1965年9月17日,我国政府通过《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最后通牒的方式,向印度、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的坚定态度。公告一出,震惊了世界,震慑了狂妄自大的印度。

我国的公告严正指出“它(印度)的侵略逻辑是,凡是它已经占领的地方都是它的,它想要占领而未占领的地方,也是它的。1962年印度政府向中国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进攻也是由此而起的……只要印度政府有一天还在对巴基斯坦进行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国就一天不会停止支持巴基斯坦反侵略斗争!”,并斩钉截铁地要求,文到之后,三日之内,印度必须停止侵略行径。
我国当时虽然尚未加入联合国,但由于抗美援朝,1962年中印之战所展示出大的战略果敢及敢作敢为风格,公告一出,效果立现:
印度慑于压力,在规定时间内立即撤军,未敢妄为;
巴基斯坦当时与美国是盟国,但由于美国关键时刻未对其提供任何保护,反倒是中国真真切切的帮它解了围,由此中巴关系日见密切;
前苏联当时是印度的盟友,但其知道中国言出必行的风格,压制印度不要冒与中国开战的巨大风险。
1965年的印巴战争,美国、苏联、印度、巴基斯坦等诸国搅局其中,但我国的最后通牒、一纸文告,即平息战火,大国影响,令人钦服。

当今之世,局势动荡;国际关系,日趋紧张。
我们在处理好各种国际关系危机时,既要讲利益而不唯利益,因为以利相交者,利尽则疏;
我们不提倡动武但要做好武备,因为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加强军事力量;
我们既要维护国家利益、又要维护国际正义,不能放任强国霸凌弱国,要树立诸国心服的正义形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