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随笔(十三)

作者: 倚然君 | 来源:发表于2023-05-30 13:25 被阅读0次

      东北澳的普通人家,除却住在市中心商住楼的,几乎家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宅院。这宅院呀有大、有中、也有小的,要说大的吧,我见过市区近郊、远郊的,几千、上万平米的也有,一眼望去就是我们认知里的豪宅。心里还忍不住嘀咕几句,这么大的豪宅打理起来该有多费劲,一家几人住在上千平米房舍里,到了夜里的感觉会不会渗得慌?不过大多数人家,独门独院也不过几百、上千平米面积,住房其实并不大,主要是草坪、花园、菜园占了主要。没办法,地广人稀的国度里,居住条件就这么任性,在我们以往感知里,漂亮得不要不要的别墅,在这里的英文名叫作“houses”,也就是需要自己打理的民居。

      可能是价值观念不同吧,在这边少有故弄玄虚的富豪。你住你的豪宅,我住我的民居,人格都是平等的,羡慕别人有屁用,还不如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日子。初来这边发现一个奇怪现象,住进院落里的千家万户,欧美一族的喜欢伺弄草坪、种植花草,把居住环境打理得美丽公园一般。而亚裔一族尤其是咱们华人,喜欢的则是种植瓜果蔬菜,再不就是花园、菜园各占一半。咱们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大都具有陶渊明式的田园情结,而且是根深蒂固。按说来到这边的人,以北上广深等大都市人为主,白领身份的为多,接触过田园生活的为少。可一当有了自家宅院的环境条件,遗传基因里的田园梦想就会萌发,乐此不疲的做起来农家人。阳光之城的阳光虽然四季明媚,可南半球臭氧层的紫外线异常强烈,热衷于种植的房舍主人,长年曝晒就跟黑人似的,即便如此也欲罢不能。要说啊,这打理花园、菜园的活啊,真是个亏本的买卖,投入产出往往不成正比,为何人们还是愿意赔本也干,妙处自在各自的内心里。自家种的耐看、好吃、有牵挂、也有亲切感,能让自己愉悦、舒服,历数好处可多着呢。

      因为有着这种嗜好人家的普遍性,借助互联网优势,也相继建立起大大小小的种植群。有个啥疑难杂症的,网上“吱溜”一声,很快就能得到回应,也起到了交流经验、相互促进的作用。以前初来这边的人,流传有“好山好水好无聊”的感叹,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些个闲得没事的人,都在自家园子里,找到了强身健体、颐养心灵的用武之地。

(本文插图系作者在街区随拍)

相关文章

  • 冬日随笔

    天寒地冻,冬日随笔,希望喜欢!

  • 冬夜思

    夜凉如水 似乎有小雪簌簌落下 过了三十三个冬 见过三十三个冬日的白雪 在三十三个冬日的夜睡的安稳 隔着帘子 不知夜...

  • 【听槐堂随笔】腊梅枝头凝寒香

    【听槐堂随笔】(2) ��文/听槐堂 年终岁末的冬日...

  • 百渡

    诗意随笔 百渡 文/剑豪@峡谷听风扬 南国冬日暖, ...

  • 原创作品 七律.中元节

    中元节随笔 文/冯素萍 (平水韵 十三元) ...

  • 冬日随笔

    教学区东南角的杉树前两天还是青色的,今天在楼外天梯上背书,发现它已经变得金黄。 不是那些耀眼的金,也不是枫叶那般赤...

  • 冬日随笔

    用清水洗脸 把生锈的水龙头想象成 古老的竹管 忽略掉消毒液味道 那哗啦啦流淌着的 是山谷清泉 被冲刷过的双手 不擦...

  • 冬日随笔

    秋末冬至,这一年又近了尾声。时间这位温和持重的老人,总是那样不急不徐却也从不停歇的涓涓向前,缓缓而淌。冬季傍晚...

  • 冬日随笔

    午后飘起了毛毛细雨,冬日里更添了一分寒冷,地面已被雨水润湿,远方的山脉也渐渐模糊看不清楚,山尖已经被笼上了一层薄薄...

  • 冬日随笔

    一石一木一清欢, 一草一陶一淡然。 一书一画一悠远, 一片素心度浮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日随笔(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as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