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杨振宁首次回国,他向政府提出要去看望恩师叶企孙,可由于当时种种原因却遭拒绝。
说到叶企孙很多人都不知道,可说到他的学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导弹之父”钱学森、“氢弹之父”彭桓武、“力学之父”钱伟长、以及“光学之父”王大珩、还有中国核物理奠基人王淦昌等都是他的学生。
就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却鲜有人知道他的存在。
叶企孙从小就聪慧过人,13岁便考入清华学堂,成为清华首批学生之一。不久他就去美国深造。他的导师是诺贝尔奖获奖者布里奇曼。
23岁时他通过多次实验,测量出了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普朗克常数h值,这项数据在美国的《科学院院报》和《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后,很快得到了科学界的公认,而这项研究数据被使用了16年。
27岁那年他怀着“只有科学才能救中国”的理想,回到清华大学,创办物理系。31岁时,他在清华创办了理学院,这个学院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和地学6个系。
叶企孙说:“除了培养学以致用的科学人才外,想要让中国的学术独立,那就必须成立研究科学的中心。”
叶企孙的学院是成立了,可请不到老师,他就不辞辛苦地多次拜访吴有训,为了让吴有训能安心治学,他让能力不如自己的吴有训担任物理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一职,职位不仅给的高,工资也定的比自己高。
还有数学大师华罗庚。当时的他只有初中学历,可叶企孙看出华罗庚绝对是有才之人,便力排众议让他在清华数学系任教,随后又将他送往剑桥大学深造。可以说没有叶企孙这个伯乐,华罗庚未必会有今天的成就。
华罗庚自己也说:“我一生得他爱护无尽。”
叶企孙的爱护不止给了华罗庚,还给了很多很多学生。
诺贝尔获奖者李政道就是因为叶企孙的厚爱,才有了如此成就。
当时李政道是西南联大物理系的学生,叶企孙是他的老师,他发现每次上电磁学课,李政道都拿着其他书自己看自己的,不认真听课,让回答问题吧,总能对答如流。
于是叶企孙告诉李政道:“你以后可以不来上我的课,因为你看的参考书比我的更高明,但是实验课必须来。“
那时候叶企孙觉得李政道是物理方面不可多得的人才。1946年他就推荐还在大二读书的李政道去美国读博。这在学院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有人质问叶企孙:“一个大二学生何德何能获得读博的资格?“
无论外界怎么议论,叶企孙仍坚持自己的决定。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为中国科技和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为叶企孙拥有一双慧眼,能够发现人才、懂得培养人才,他才能为新中国培养79名院士,其中23位两弹功勋至少一半都是他的学生。
他一生无儿无女,倾尽所有的搞科学,培养人才,这样的奉献精神、大爱品质是多么的难得。这样的科学家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来源:蓝鲸老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