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始读书写笔记,就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怎么取标题,用什么封面图,副标题怎么定。
最难的是如何写一篇好的读书笔记,既能把一本书中的关键信息写入笔记,又能不那么突兀。
最最难的,还是如何协调读书与生活。这段时间,很少能睡够七小时,并不是怕累怕吃苦,而是身体受不了。
读书是为了改变生活,生活并不是只有读书。
读书之所以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是因为写读书笔记的方法不对。
现在的方法是,速读完一本书,找出有用或有启发的信息,并尝试将这些信息糅合在一起,写成一篇文章。
这其实很难。在没有知识库存的情况下,将零散的信息勉强拼凑,文章就只有框架,没有骨肉。
因此,尽管我花了大量的时间,还是很难顺利完成一篇读书笔记。
那么换种方式,在挑出的信息中,选出一个最有感觉,最想表达的话题来写。
比如读《零基础思维导图法》时,画完导图笔记发现,最想写的是书中的非重点内容——读书笔记,而不是大篇幅讲到的思维导图规则或技巧。
因为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寻找读书笔记的写法,也积累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当再次看到有人提到读书笔记,自然有很多话想说。
零散信息无法拼凑,那就让它们来激活现有的知识网络。
而书中提到用思维导图做笔记,能帮助理清思考脉络,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它让我确定了记笔记的方式。
找到书中精华,就不需要再浪费时间读下去。这段时间的读书经验告诉我,大部分书并没那么值得看,一味投入时间和精力,意义不大。
读书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解决了记笔记的形式,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在两小时内,完成一篇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