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学习了《助推》这本书,我发现我们在好多方面都受到了别人助推的影响。有正面的,有负面的,今天想来说说负面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7507179/ba2e4dcc57354e9e.jpg)
我们都曾谈到过,男女为何同工不同酬?这事在中国很普遍,推之世界也是如此。无论是跨国企业的高管还是政治的权力中心,女性的比例都较少。但是奇怪的是研究表明男女的先天智力相差无几。这又是何道理?
另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我们读书的时候女生的成绩并不比男生差。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女性的智力并不比男性差。
但是为什么毕业后,投入工作,收入差距就会慢慢加大呢?
那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呢?就是竞争力。
作者选了两个部落作为实验对象,一个男权到极致的部落——马赛部落,一个女权到极致的部落——卡西部落。如我们所料,在马赛部落里,男性比女性有竞争性得多,然而在卡西部落,作者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实验数据,那就是在女权部落里,女性展现出来的竞争性完全跟男权部落里的男性相差无几,而男性的竞争性则跟男权部落的女性相当。
这似乎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只要生活在公正的、不偏不倚的社会环境里,女性完全可以跟男性一样富有竞争力,且一样有能力,所谓的天生,其实是来自后天文化的灌输,导致当事人对于自身定位的变化所致。 ——《隐形动机》
我们读书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对于我们的评判标准,更多的是以成绩为主。也就是说不管你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是一样的标准来要求你。
但是要从大学毕业的时候就会有所变化。女性的家长,更多的就要开始考虑孩子的婚嫁问题。并且在平常的家庭生活中,就在慢慢地灌输类似于:女孩子早晚都要结婚啦,女孩子最宝贵的就是这几年啦,现在不考虑难道要等到人老珠黄的时候才考虑结婚吗?
不仅自身的家庭,还有我们所处的环境都会明里暗里地给我们很多例子,暗示我们“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那工作做得再好,最后还不是要结婚,照顾家庭。这种有着明显上限的生活规划自然会弱化竞争意识。
但是男性则不同,毕业了先闯几年事业,结婚可以再晚几年,等事业小有所成了再考虑结婚。在他们这儿,年纪并不是问题,相反年纪大一点,别人还会觉得更成熟一点。
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普遍性社会环境。这是一种强大的助推,来自于社会,来自于传统。
这也就是为什么“传统”这么难以被改变的原因,很多传统的做法明明已经不适合了,明明看起来已经变得挺可笑的了,但由于没有人愿意先改变,不改变更安全,因此要改变既有的大规模共识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这些大规模的固化,都是由一个个小小的助推形成的,你有社会安全感的需求,我也有,你选择固化,我也选择固化,而我们的固化则又变成了更大社会压力,迫使别人加入我们固化的大家庭。 ——《助推》
很多自我意识不强的女性可能就慢慢接受了这样一种现实,稀里糊涂地就结了婚。结婚后,不仅要工作,还要辛苦地孕育小孩,照顾家庭,照顾双方老人,还要平衡各种关系,并不比男性轻松。
但是如果女性疏于对自我的提升,又可能要面临丈夫大概率的出轨。真的是身心俱疲!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工作上就很难做得出色,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那这种现象又会造成另一种思想上的助推——女性工作能力不如男性。
这就像一个循环,让社会普遍觉得女性的工作能力不如男性,女性的竞争力不如男性。男女工作上的不平等又会继续维持,甚至加剧!
![](https://img.haomeiwen.com/i7507179/c601725447c584ec.jpg)
这个局该如何破?我做了如下思考:
1、从女性这边来说,我们首先就应该认识到竞争力的重要性。
弱肉强食就是就是这个世界的法则,如果想要在婚姻中获得独立,想要有话语权,就必须保持自己的竞争力。生活中,来自于传统和社会环境的助推一定要提高警惕,万不可为了他人,而放弃自我的提升。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一句话是“男孩子要穷养,女孩子要富养”,好像说的是这样女孩就不会因为别人的一点点好处就跟别人走了。
富养的女性眼界可能会高一点,但是我觉得这样子教育出来的女性,竞争力很大概率上会弱于男性,因为她们的好多东西都太容易得到了。
眼界,这个东西,并不一定要靠富养,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比如读书。其中利弊还是需要好好权衡。
也就是说:不管是教育还是工作,女性都应该保持绝对的竞争意识。切莫让别人的一些落后想法,磨掉了自己的竞争力。
只有在一个个小家庭建立这样的一种形态,慢慢的在工作中,女性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男女不平等的状况才能日渐改进。
2.和男人战斗吧!
可能会有人说:那怎么可能啊,女人要生孩子啊,还要照顾小孩呢?
但是我认为,生孩子就那么几个月,当你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时候,那几个月并不会对你造成太大的影响。
养孩子就更好办了,当女性竞争力与男性相当的时候,为什么照顾孩子一定得由女性来,大家一起更加平等地照顾家庭,平等地分担工作压力岂不是很好。
男性不用吐槽压力大,女性也不用吐槽整日为家庭付出,忽视了自身的提升。再往上了说,还不用再讨论家庭教育中父爱缺席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这些教育问题。在教育中,父母的共同参与更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品格。
所以,关键还是要女性群体改变自己的定位,强化自己的竞争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