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作文,相信畏惧的同学不少。虽说写了不少,但多是迫于老师的要求,很少有他们自己主动的写作。
鉴于此,我尝试让学生观察图片,来练习写作。
这一次,就以目前正在盛开的桂花为例吧。
1 2 3 4 5【老师的话】
一、观察:全面感知图中桂花的形象。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1)由远到近;(2)由低到高,由高到低;(3)从总到分
二、对象——桂花
1、形状:未开、初开、半开、全开
2、色彩:淡黄、黄色、金黄、金色
3、香味:浓、淡、强、弱
三、手法
1、修辞:比喻、排比、拟人……
2、映衬:干、枝、叶
1用拟人手法来拟写桂花,抓住不同开放状态,突出桂花的芳香。
(二)用生动的文字来描写桂花开放的姿态,写出了桂花的美。用句很有情味,写出了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三)作者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写桂花,显得真实可信,亲切可感。
(四)内容太少,还未展开描写。与同学的差距有点大。
(五)重点要写出桂花的形态、色彩和味道。而本段缺的就是这些内容。
(六)本段交待多,描写少,概念化符号化较重。没有把桂花的形象描写出来,自然就缺少感染力。
(七)由远及近的顺序,清晰地写出欣赏桂花的经过。再注意声、色彩的配合,获得有声有色之成效。
(八)雨润桂花,更显其美。远观近赏,突出景物的层次感。
(九)本段开头的叙写用处不大,直接开始描写桂花更好,初学作文的孩子,总是给自己的作文添加上一些不必要的装饰。
(十)实写桂花形态、色彩和味道的内容少了点,桂花的形象显得有点单薄。写它唤醒了秋天,不如写它妆扮了秋天更好。
(十一)写活了桂花的神态、色彩。
(十二)重点写色彩很好,一群小蜜蜂不太符合实际,一两只可以。
总的感觉,孩子们的写作比较具体,并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桂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