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732761/6fb5a8e3989ba67b.jpg)
这句话是巜褚时健传》作者周桦写的。于作者所言:他的故事足以打动每一个年龄层的读者⋯⋯褚时健七十几岁选择在陌生行业创业,和雄心无关,和传奇无关,只和他的人生习惯有关:做事、不闲着。
"做事、不闲着",很朴素的一句话,这是中国人身上根深缔固的传统观念。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里,勤劳是最朴素的生活方式。我七十岁的父亲身体不好仍然要做些事情,很多人都反对,我只是常常提醒他适可即好。但也因为他勤劳,不喜闲着,所以在女儿休整自己时常常担心,因为他固执的认为,铁饭碗才是好。我能读懂,也不反对他经历过来的经验,因为那一辈人大多如此。
人确实是需要借助于劳动来证悟自身的价值。但劳动的方式百花齐放,公务、家务、义务乃至于学习提升都是。只要不敷衍生命,每条路都指向未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6732761/b4a2992a3c56aaa5.jpg)
"做事、不闲着"是一种修行,我们的当下,无论公务、家务、学习都尽心尽力,锲而不舍,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人格磨炼。无独有偶,看日本实业家铃木正三的软文介绍说:“工作坊就是道场。”基于对禅宗智慧的深刻体会,他希望人们能够吸取禅宗的智慧,把劳动看作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和提升精神境界的需求,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心性,通过工作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这让人联想到宗教修行,联想到茶道、花道、香道⋯⋯不觉很有意思,这大概是劳动之所以值得尊崇的道理所在。也是让人发自内心要喜欢自己的当下,并全心投入其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6732761/2a9bbc290780e905.jpg)
但"做事、不闲着"并非是不作休息,"稍作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无论是严谨的还是自由的场合下,如果当下,你是不敷衍自己的,便很好。如同喝茶,可以是随意而自由,也可以是充满仪式感。如果能像褚老一样精准理解现在,细化具体行动、踏踏实实的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感激我的生活信仰:不敷衍⋯⋯
![](https://img.haomeiwen.com/i6732761/13a5df0f68ddaf2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