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老师把这讲关于苏洵的标题定为:失败的父亲为什么能教出成功的孩子?
说实话对于这个标题我是发自内心的不敢苟同,熊师啊,您把一个能够把两个儿子教成「唐宋八大家」,顺带把自己也放进去的父亲称之为「失败」?那我等真是忝为人父啊!
和两个儿子相比,苏洵的仕途以及文坛成就确实不算太高,但对比的对象可是天花板级的人物啊!太难为人家老苏了!
不过对于教育孩子这方面,老苏绝对能挺直腰板接受历史上的所有父母的挑战!毕竟没有人能培养出两位「大家」!
也得感谢苏洵年轻时并不顺畅的科举之路,或许也是为此,他才能放弃参加科举,安安分分呆在家里教育苏家二兄弟。若是他高官得坐,骏马得骑,「唐宋八大家」就要重新找人了。
苏洵教育子女的方式,并不是拿一套自己认可的,却连自己都做不到的东西灌输给子女,而是做好自己,把自己活成子女的表率因为最核心的学习能力不是听懂道理然后付诸实践而仅仅是最单纯的模仿。
苏洵决定闭门安心带娃后,就烧掉了从前写过的所有文章,关起门来整天读书、思考、写作。
另一方面,因为没有了科举考试的目的,他的读书就摆脱了功利性,总而开阔了眼界,弱化了偏见,也加深了理解。
苏轼和苏辙就是在这样的读书环境里耳濡目染地成长起来,他们父子三人博览群书,既读考试要用到的经典教材,也读考试用不到的闲书。
于是小苏二兄弟就成了两个最爱读书,完全不需要家长督促的「别人家的孩子」。
所以说培养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身体力行,让自己成为他们的表率。我现在的读书习惯,就是源于此。
走出校门后,我已很难再有动力再拾起书本,但有了孩子之后,突然发现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我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孩子。
于是从我们家大儿子读幼儿园开始,我开始培养自己读书的习惯。慢慢的,我的生活已离不开读书,如今大儿子五年级,小儿子一年级,家里的书房已经放不下现有的书籍,俩孩子也乐于沉浸于书海之中……
不奢求在我的培养下还能出一对苏氏兄弟,但我希望自己的身体力行,能给孩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课程:《熊逸说苏轼·30讲》
主理人:熊逸
出品:@得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