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书时,遇见这样一段话:
“生命中某些片刻是改变会发生的时刻。身体每隔七年会改变一次,而且这个改变会持续下去......每隔七年,身体会迎来一个以旧换新的过渡时期,在这段过渡的时期,一切都处在流体的状态中,如果你希望某些新的层面能够进入生命中,这正是最佳的时刻。”
回想过去的日子,竟然发现自己这些年的人生轨迹竟如此契合“人生七年”之说。
20-24岁,人生五年,我的人生也由此发生了质的蜕变,这是做学生生涯的五年。这五年,我不算出彩,甚至有些天然的愚钝,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曾放弃任何精进的机会。
在迷茫与自卑中,不断寻找人生的突破口,像一只丑陋的蚕蛹,裹着极其笨重的外壳,不断地向内探索,向外触摸,渴望有一天真的破茧成蝶,实现生命的一次蝶变。
这五年大学,用心做了很多很多曾经以为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甚至不值一提的事。
因为当时,除了做好它们,我不知道在那时的自己还可以做什么。
现在看来,我低估了它们的价值。正是因为有它们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自己才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每一步走得都很踏实。
2.
在那五年,我拥有了一段让自己越来越期待的感情(一直到现在)。
我现在还记得,我和男朋友第一次见面是在学校北区操场。那时,我是刚入校还未满三个月的大一新生。
那天,晚自习结束大概八点这样,我裹着羽绒服,穿着运动鞋,在操场跑步,跑得两边脸颊红彤彤的。
他站在操场的灯光下,影子被昏黄的灯光拉得修长,穿着长款的酒红色毛呢外套,脚上是一双好看的皮鞋。当时第一印象,这个男孩子很有品味。
毕竟那时候,同样的年纪,穿皮鞋的男生真的好少。
不过,当时因为害羞,没好意思抬头看他的脸,只是简单加了微信。
后来,他找我看他们学院的嘉年华晚会,向我告白。那晚,我们并肩走在操场,答应的那一刻,他趁我不注意,偷了我的初吻。
一直到现在,不离不弃谈了五年多的恋爱。
在那五年,我做了各种在未上上学之前想尝试的事,比如做了一些兼职。从一开始每小时8元的烧烤服务员,到后来每小时15.5元的肯德基前台点餐员。
之后,还做过巧克力促销员。一天保底工资110元,买1000元巧克力有1块钱的提成。我认认真真地去做了,连续三天,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
一直到后来,我有勇气凭着自己的教育知识去做一对一的家教。并没有通过兼职群的中介亦或在培训机构,或者熟人的介绍。
自己一个个跑资源,因为那时一根筋地想要接触一手的资源,拥有自由的家教补习时间。
除去做私人家教各方面实践能力的提升,比如和家长沟通的能力、议价的能力、找资源的策略以及放下内心的胆怯与羞涩,还给当时急需money的我带来了一笔从未有过的丰裕的工资。
也是第一次迈出勇气去做之后,我发现有些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只要走出第一步,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在做私人家教的那段时间,我不像以前兼职那样感觉自己很廉价,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看到了不同教育资源、家庭背景的孩子生长状态有多么的天差地别,也让我更加懂得努力生活的意义。
也是在那五年,承受过从未有过的压力,有来自二十几岁一眼看不到边的迷茫,有与同龄人相处不好的焦虑。最严重的,有自己万万没有想到的来自亲戚、长辈的质疑与否定。
二十岁出头一点的女孩,也有过身处五彩斑斓的花花世界,一颗对物质极度渴求的欲望。
到底是年轻的女孩,渴望拥有当季流行的护肤品、化妆品、漂亮的衣服,时不时地还可以出去旅行、购物。
这些自然的物欲,催促着当时的那个我,尽早实现自足独立的生活。
种种不如意以及想而不得,让我打心底期盼自己的人生能够一步步走上坡路。
3.
有时候很累,但觉得很心安。
最严重是去年暑假,最热的温度,为了多赚钱,每天在外跑三份家教,连续讲六个小时的课。
那段时间,补习回来之后,喉咙讲不出话,每天晚上会喝用电饭煲熬煮的一大锅冰糖雪梨来缓解喉咙的干涩与不适。
无论在任何处境下,从未放弃过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自我突破的机会。哪怕有一点点能力,在金钱与实际能力锻炼之间,我会选后者,
因为心会一直提醒我,要做出怎样的选择。
在24岁最后一年,我不甘于拥有不尽如己意的学历,凭着不算聪颖的大脑去尝试弥补长期让我感到自卑后悔的东西。
也正是这份果断与刚强,让我拥有了现在的学生生活。
25-27岁,是一个崭新的阶段,也是人生七年的最后两三年时光。
这三年,我有很多期盼。
珍惜并呵护难能可贵的感情,和我的那个他一起成长、进步并期待这份感情有更多的突破和火花。
大量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广泛涉猎各个学科的书籍,看曾经没有来得及欣赏的电影与纪录片,拓展自己的眼界,延伸身体每一个感官的触觉与敏感度。
学习摄影、设计,提高自己的审美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人儿。
一直用文字书写生活,记录每个阶段的成长轨迹,并期待用自己个体渺小的体验去打动和我一样有过迷茫、无助、自卑的年轻人。
......
三年不算长,也不算短。
有些事,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尝试着做,以后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因为那个年龄过去了,感受度、执行力会不一样。
最重要的,每一个年龄段承受的责任与义务是不相同的。越往后越想去弥补当初的遗憾,不是不可能,只是代价很大。
4.
一个人最可悲的,就是总喜欢用所谓的“长远的眼光”去衡量自己的人生。
往往高估五年后、十年后能做的事,却忽视一年内能够做的。
所以,在学校,有的学生每一次课程作业马马虎虎应对,甚至毕业设计都是随便写写,草草了事。反过来,却抱怨都是学校的错。
整天熬夜打游戏、刷泡沫剧,却时常在某一个时刻莫名地担忧未来的出路。蒙头睡了一大觉,一切都变成了空谈,不过是做了一个白日梦。
每天貌似干着让自己以为很努力的兼职工作,比如传单、送外卖,却不愿意停下问问自己,干了这么长时间,做了这么多兼职,是否一日有一日的长进,还只是在为了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永远填不饱的物欲而出卖廉价的劳动力,逐渐变成一个没有能动性的机器。
总以为未来很远,但其实不过是弹指一瞬。在一天天挥霍中,就这样黯然消逝。
总是习惯性地虚度当下的光阴,轻视手头能够一步步做好的事,那将是一种无法挽回的损失。
现在是过去经历的凝聚,是未来的延伸点。
没有当下每时每刻的精进,再多对未来的期待都会变成一份空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