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学拮据到连点像样的历史都拿不出来的话,才是真正的穷困潦倒吧。”我的一个朋友说。
有段时间口味比较怪,找了很多很奇怪的小说看,其中有个八十年代青春小说,男生问女生哪个学校的,女孩就回答了一遍校史,说了学校的山,漫天的花,就知道她是哪所学校的了。这种矫情又骄傲的回答模式如果放在今天可能会非常搞笑,不是回答模式太矫情了,是没有几所大学可以承载起这种骄傲了,你说“我校是50年代建校,30年前是所中专,8年前搬去了大学城,学校的楼是灰白色的......”这将指向全国可能几百所大学,在一个大学城里可能都有8所这样的学校存在,想来非常恐怖。那么多没有什么历史可以细说的学校。
热爱攀比的人说起自己的学校都增加了好几分难度,得往前数30年,看自己的学校是不是中专或者什么部门旗下的职工院校,这样都不算完,还得细数学科,我一亲戚有次酒席,席间有人跟他套近乎说我是你校友,我xx系的。亲戚出了酒店就一脸看到蟑螂的表情“什么资格跟我称校友?往前数20年学校都没这个专业,后来吞了隔壁中专才增设的系。”一副正室看小三的表情。
当然我认为80年代大学生乃至90年代大学生都是有非常资格骄傲的,确实是“明媒正娶”的年代,随后大学就开始进入一个诡异的状态,合并、升级、胡乱增设专业,甚至我知道有的学校连正统该专业毕业的老师都没有就可以增加一个专业,非常可怕,还有一些奇怪的学科,连教材都没有,因为“新锐”、“朝阳”在数以百计的诡异学校如火如荼的增设着,还有改名,市升省、省升部倒可以理解,奇怪的是批量学校给自己起了个类似野鸡大学的名字,照此趋势下一步要诞生“武当大学”、“少林大学”都不是不可能。
大学进入疯狂的年代,根本原因就是穷逼,穷的一个体现是自卑,自卑自己的学校没有光辉历史,又加之自卑到极限产生的自大心理,一个气吞山河的野鸡名字跃然纸上,好一派光辉景象。穷到没有领头学科,那我们就增设学科;穷到没学生,那就扩招。多好的算盘。
在扩招上,应该没有一所学校比得上大艺术院校,综合类大学增设专业的数量也非艺术类莫属,随便找个艺考考点,数一下,比五年前你毕业的时候专业数量多了多少,数字绝对能让你吃惊,还有一些完全让人抓不住point的专业,诸如“播音主持艺术与礼仪公关”一个专业涵盖三方面内容,很让人好奇这是百变星君还是变形金刚要读的专业,按照这种专业增设速度,“无脊柱动物语言学”专业的诞生也是指日可待的,当然运气好的话你还能看到师范院校招表演,理工院校招模特的情况,数量也堪称海量,我见过一个二流本科院校播音专业赫然招400名播音主持系学生的情况,也见过表演专业一口气吃掉100名考生,气吞山河,令人啧啧称奇,不得不好奇贵校到底是有几千名专业教师竟能做出如此骨骼清奇的举动。实在让我很想摇着校领导的肩膀娇嗔一下:是!不!是!穷!疯!了!
当然大学的穷逼指数绝对不是正常人能想象出来的,比如大学城这个创举,为了这个创举甚至意淫出什么“远离市区可以安心学术”这样的奇怪理由,把市区的地卖掉,去价格低廉的农村拉一大块地(多建点楼反正便宜方便以后扩招,记得建商业楼以后大学城产业基地的门市租出去也很赚钱),“安心学术”,“安心学术”这个奇怪理由不知道成了多少人的理由,每次我说到大学城一堆城乡结合部大学城出来的山炮教师蹦出来骂我,说自己怎样安心学术,你安心学术你拿你校学术成果跟市区大学比啊,有优势再来说话。不然它就是我眼里的诡异存在,从农村来的学生再被送去农村,在农村土地上新建的网吧里上网,在村民建的旅馆里开房,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漫不经心(漫不经心,纪西西老师语),这些大学城批量生产出来的学生,非常惨,我以前上班的时候非常害怕招来大学城毕业来的学生,他们仿佛惊弓之鸟一般,不够松弛,像是刚走进满是试管的实验室里的调皮孩子,眼睛里闪烁着不安,带他们熟悉工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告诉他们“Relax”、“Easy”的过程,他们用四年的时间变成了一个对城市陌生的人,那四年是轻松的、没有压力的,刚好用来适应以后他们工作生活的城市的时间,却被荒废在某个荒山野岭,然后在没有任何人等他们的、已经变得非常快速的时间里被迫快速适应城市,非常的本末倒置,非常的紧张。
失去健康的欲望,被培养在不健康的玻璃瓶里,没有花花世界的诱惑,想不好自己将来要去做什么,对金钱、名气或者科学产生欲望,什么都没有碰过,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一行“我要去哪儿?”,漫不经心(西西老师语),非常漫不经心,年轻的脸上写满漫不经心,然而更可怕的是他们习惯了这种漫不经心,对每一个甚至算不上批评的批评敏感,捍卫自己的学校,你质疑某所学校培养方法有问题,就会有学生蹦出来各种指责,他们喜欢说“就业率”,这是个非常搞笑的数字,当然钟情数字本身就很搞笑,穷逼都关注肤浅的数字而不关心实际的质量和内容,谁都知道“就业率”是怎么统计出来的,它不关乎某个毕业生的职业是不是体面、合适以及令他满足,只是个诡异的数字,比数字你干脆去和蓝翔比好了,蓝翔的就业率你比的起?
很多大学生说了“大学就像是我的家,我家可能有各种不好,我可以骂他你不能骂”,报以微笑,首先大学跟你的家没有任何关系,其次你家值得炫耀的绝对不是自己有多穷或者多苦难,或者多么二缺和诡异。而是以怎样的姿态存在,可以骄傲的永远是个人选择或是努力,而不是“穷”本身或者在“穷”的背景有多宏大。大学本身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大学期间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请遗忘你读的那所大学,记住你自己。
网友评论
初中的校史>高中校史>大学校史。除了在寻找校友方面有点用没别的用途了。
另:就业率很假,很多都是虚报,没什么可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