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

作者: 纷至沓来 | 来源:发表于2023-11-04 23:48 被阅读0次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要尽量地使心灵虚寂,要切实地坚守心境的虚静。万物都在生长,我因此观察到它循环往复的道理。万物变化纷纭,但最后还是回归到其本原。回到本原叫"静",这也叫"复命","复命"又叫"常",认识了解"常"叫"明"。如果不了解"常"而轻举妄动,就容易出乱子。认识"常",才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才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成为天下君主;天下君主应合自然法则;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符合"道",才能长久,终身免于危险。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安有不信。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们只感觉到他的存在;次等的统治者,人们亲近他、赞美他;再次的统治者,人们害怕他;最次的统治者,人们蔑视他。统治者诚信不够,人们自然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那样地悠闲啊,他从不轻易发号施令。当他办成事情后,老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废弃,才提倡仁义。智巧出现,才产生伪诈。家庭不和,才显出孝慈。国家昏乱,才现出忠臣。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抛弃聪明智慧,人们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们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伪诈和私利,盗贼自然灭绝。以上三者(圣智、仁义、巧利)都是巧饰,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使人们有所归属,就要保持质朴,减少私欲。


第二十章

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僳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麗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文:

抛弃学问就没有忧虑。应诺与呵斥,相差有多少?善良与丑恶,相差又有多大?人们所畏惧的,自己就不能不害怕。精神开阔好像没有边际。众人都兴高采烈,好像参加盛大的宴会,又像春天登台眺望。唯独我淡泊宁静,无动于衷,好像不知嘻笑的婴儿。我是那样疲倦闲散啊,好像无家可归。众人都有多余的东西,唯独我好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啊,一副浑浑沌沌的样子。众人都是那么清醒,唯独我这么糊涂。众人都那么精明,唯独我这么昏昧。沉静恬淡啊,好像渊深的大海;飘逸无系啊,好像没有止境。众人都各有所长,唯独我浅陋无知。我和众人不同,因为我重视"道"。

相关文章

  • 老子《五善》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捷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

  • 老子箴言(五)

    《道德经》的“对待篇”: 1、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2、宠...

  • 老子哲学(五)

    将欲歙之 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 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 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 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 《老子》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不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 动而...

  • "戒欺"

    “五音令人耳盲”、抖音令人发抖。古有老子,今有抖音。老子没想到现在有抖音,抖音也没想到老子五音,...

  • 老子杂谈(五)老子是谁?(下)

    出关著书这事儿,确实是个好故事。可惜,也就仅仅是个故事。 壹 先秦诸子里面,老子的身影最为模糊。孔子、孟子、荀子、...

  • 1998回忆录-贰

    “什么来了,天王老子来了我也不怕。”老五边说边脱裤子,纵身往河里跳。 “老五,你老子来了!”我对着水面大叫。 老五...

  • 《老子》与医道(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老子大道五境界

    微妙玄通深邃意: 一曰:守拙。 勤以补拙,平常心态,不张扬,和其光,同其尘,深邃安静,宁静并达观。 二曰:齐心。 ...

  • 老子 五章 治国

    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kz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