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美]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译者:郝明义 朱衣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为什么会推荐这样一本书?原因有三。
其一,本书可以说是市面上五花八门介绍阅读方法书籍的祖师爷;
其二,作为工具书,一点不跑题,从头到尾的主线都是如何从本书中体会习得“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其三,具体的方法实用指数5颗星,适合大部分有阅读需求的Readers。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指导阅读者明确自身需求,针对选定的书籍,能读懂,有启发,理解能力提升的工具书——在此之前,为何要保持阅读,这个话题也相当重要,但非本书重点。
简单来说,为什么要读书是一个“面"级的问题,怎么读一本书是一个“点”级的问题。在解决点的问题前,建议先解决面的问题。
对自己身边书友表示感谢,再次提到Zoe,我的中文或少量英文阅读历史,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从HS的那间四人宿舍开始。人一生遇到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事会比较多,而影响自己的人可以说屈指可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顺带感慨一下,那八年的时光对我一生是如此重要。再没有哪段时光能超越。
讨论第二个“点”级的话题。
从古至今,天下书籍汗牛充栋,多到凭你一辈子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的时间也是看不完的,怎么办?
解药:问自己,本次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可能有:
1,为了资讯。需要了解某个范围内的最新资料动向。
副作用是,这些精美包装的资讯效率实在太高了,让观众、听众或读者根本用不着自己做结论
这样的读物能增加我们的资讯,却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因为在开始阅读之前,我们的理解力就已经与他们完全相当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
2,为了理解。这里的理解你可以理解为技术层面的理解,而非心理感受层面的理解。好绕口。即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专项能力——“读了”和“懂了”,“knowing sth” 与“understanding sth”,或“学了” VS “学会了”之间是有区别的;
第二种意义是一个人试着读某样他一开始并不怎么了解的东西。这个东西的水平就是比阅读的人高上一截。这个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能增进阅读者的理解力。
——《如何阅读一本书》
3,为了休闲娱乐而读。休闲娱乐也是人类的一种日常需要,有些这类的书籍也很不错,特别是插画类,治愈系图书很大部分出自这里。
OK,我们是哪一类需求的读者或求知者——这决定了我们手上将捧着哪一类书,从1000里筛选100,从100里筛选10,从10里面筛选1。读自己所需,无论是生存所需,还是心理所需。
如对于已经选定在手的书,具体要怎么开启阅读,有哪些方法? 还是需要大家自己亲自去读,去体验,去领会。几个可以归纳为原则性的点摘要在此:
1,任何学习都不该没有活力,就像任何阅读都不该死气沉沉。
2,思考只是主动阅读的一部分。一个人还必须运用他的感觉与想象力。一个人必须观察,记忆,在看不到的地方运用想象力。
3,学习的技巧: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再者当然就是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
4,倾听是从一位出现在你眼前的老师学习——一位活生生的老师——而阅读却是跟一位缺席的老师学习。。
——《如何阅读一本书》
好用的工具书也是时学时新。这本书我同时存有纸质版和电子版,时不时会拿出来翻翻。但这个过程中,我也有一些阅读的过失,比如:
“在阅读一本书时,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遗憾的是,这两个毛病我都在犯。知错是第一步,警醒和纠正是第二步。在接下来的阅读时光里,把握好属于每一本好书的应有节奏。
自勉与共勉。
2023/9/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