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846772/f8f664489df4b260.jpg)
大家好!我是晴夏Summer,一个喜欢唱歌、跳舞、阅读、主持的女生。本硕都是舞蹈专业,目前从事舞蹈艺术教育工作。因为加入Grace的百日生涯营,我接触到了生涯咨询。2019年,我开始系统性的学习生涯规划,目前呢,也是一位持证上岗的生涯咨询师。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46772/d062793f4a66c933.jpg)
2019年我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加入了经典共读挑战的领读人团队,很久没有享受到这种“共同创造”的乐趣了。
一次偶然的阅读之旅,让我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同时也收获了一群温暖的朋友。
我们热爱阅读,因为阅读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所以希望帮助更多的人学以致用,享受阅读的快乐。
我们没有见过面,却非常有默契的鼓励和支持彼此成长。
我们兴奋的探索着,一个公益推广阅读的组织究竟能够有多大能量,我们的社群又可以有多少种有趣的玩法。
如果要回顾我在2019年的成就事件,那么策划运营一次共读活动一定在我的清单里。
那接下来,我就会以提问和回答的形式,对这次活动进行复盘。
01 目标回顾
Q:当初做这一期经典共读挑战的目的是什么?
A:领读人计划中规定至少要参与3次领读,并且策划一期共读活动。我希望通过策划运营一期共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推广阅读。
Q:为什么要选择《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这本书呢?
A:作为生涯规划师,我们经常被问到很多和职业方面相关的问题,比如说:
“我觉得自己现在在单位里做的都是一些杂事,根本没有提升的空间,我要不要跳槽?“
“我一直拼命加班,感觉自己上班像上坟,一点都不开心,我该如何调整?”
“我想要转行,可是我害怕自己付出的代价太大,怎么样评估这几个选择呢?”
当我读完《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这本书之后,我就觉得有以上困惑的伙伴们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新的思维模式,也让我们意识到了自身的思维误区。
更有意思的是,几乎每个章节都有相应的练习可以进行实践,集趣味和深度于一体,正好也符合我们选择“共读”书籍的标准,所以我就想邀请小伙伴们一起来阅读这本书。
Q: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A:12月的共读是2019年活动的收官之作,希望挑战者们通过《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的阅读和实践,为2020年做好准备;同时,也希望所有领读人都能参与进行,有所收获。
Q:计划怎么做?
A:我们之前已经有过五期的经验,静静提供了我参考的模板,她也鼓励我大胆尝试,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这期共读。所以,在第六期共读活动进行的同时,我开始策划第七期活动。
静静的共读策划问题清单非常详尽,当我梳理完这些问题,基本上已经有了大体框架,接下来我只需要逐步填充细节就好。前期,首先要规划好宣传招募、人员分工和活动流程。然后,就可以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修正和填充。
宣传招募:文案+海报
人员分工:领读人分工+职责
活动流程:每天阅读的章节+作业+分享安排
Q:预先制订的计划是什么?
A:
1. 根据《共读策划问题清单》确定好共读的主题,书籍,基本日程安排和活动形式;
2.列出待办清单和日程计划表;
3.和活动相关人员进行沟通,确认好活动中运营和分享安排;
4.进行招募准备:写招募文案,制作招募海报;
5.按策划方案执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Q:事先设想要发生的事情是什么?
A:招募至少40人以上,温馨、友好的社群学习氛围,作业有难度但能够坚持完成,挑战成功率超过80%。
02 结果陈述
Q:实际上发生了什么事?
A:第七期经典共读有69人参与,58人挑战成功,挑战成功率为84%。另外有4位挑战者完成了挑战,但是超过了补卡的次数或时间。
活动结束后35位挑战者参加了活动反馈调查,有10位表示满意我们的活动,另外25位表示非常满意,肯定了导读、作业设置等环节,并为我们提出了一些非常宝贵的建议。
Q:在什么情况下?是怎么发生的?
A:【玩法】
本期共读一共21天的时间,预热进行自我介绍、发放挑战书,开营仪式介绍活动玩法,前两周进行12次打卡作业和1次活动总结,同时每天都有领读人的分享,最后一周邀请挑战者进行分享。
周六是留白日,让大家休息和补卡,周日是思维体操练习,一共有2次补卡机会。结营仪式公布优秀挑战者和优秀战队,下发挑战成功证书、退换99元押金。
【人员分工】
领读人晓蕾、小米、如约而至、贺呵呵、采臣、Cherry、Angie、文心、小与分别带领9个战队,每个战队7~8人不等,她们负责督促大家进行阅读和打卡,同时解答大家遇到的问题,带领挑战者赢得积分。
其他人员分工为:海报制作官Connie,精华整理官小笑笑,赋能天使笑笑、静静,分享大使青鸟、韭菜花、Hellen,特邀分享嘉宾Grace。
【导读环节】
我会在前一天的晚上23:00发布导读和作业,方便喜欢早起的朋友进行阅读打卡,作业截止时间为第二天的凌晨2:00,希望尽量保证大家的休息时间。
【作业设计】
在进行日程设置时,我把最有难度和需要时间的作业安排在了周末,为大家延长了提交作业的时间。从反馈调查结果来看,大家也非常喜欢这两个练习——“奥德赛”计划和原型设计采访。
因为“奥德赛”计划让大家脑洞大开,大家看到了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原型设计采访让大家大胆连接理想工作的目标人物,开启了访谈对话,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和之前读完书本中的某个章节之后摘抄精华、写下反思不同,它有效的联系了生活,打开了我们的视角,所以大家才会觉得这两个作业有意思。
Q:与目标相比,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未达预期?
A:【优点】
1、在时间、精力上全情投入,每个环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照顾大家的感受,及时进行调整,没有出现大的失误。
2、针对优秀分享、社群氛围、作业设置等问题及时与领读人进行沟通,团队的凝聚力更强了。
3、挑战者愿意在社群中分享自己的生活、工作的思考,认可我们领读人团队所做的事情。
【不足】
1、思维体操的玩法没有提前预告,参与的人不多;分享安排有些迟,和挑战者的沟通不够。
2、导读的内容还可以再精炼、延展的内容再丰富;在玩法上还是比较保守,不够创新。
3、生涯规划师的角色弱化,没有充分利用上。
03 过程分析
Q:实际状况与预期有无差异?
A:基本按照预期进行发展,没有特别大的差异。
Q:如果有,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差异?是哪些因素造成了我们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A:我希望自己能够把生涯规划方面的经验分享给挑战者,但是运营花费了我大部分的精力,没有在这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生涯规划师的品牌建设不够。
Q: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个人积累的案例不够多,运营经验不够。
Q:如果没有失败,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A:真诚的与每一个人沟通,细致的思考和处理遇到的问题。
04 规律总结
Q:从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新东西?
A:
第一,做事要有大局观。
当你成为一个策划人,你需要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自己思考大方向,思考活动有没有达成或者偏离目标,把细节交给自己的成员来做,充分相信她们的实力,留出让她们自我发挥的余地。
这一次的策划也让我体会到了静静的苦心,她希望我们不仅仅是领读人成员,完成既定的领读任务,而是通过体验成功或者失败最终得到锻炼、有所成长,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动力。
第二,数据成果可视化。
当我们在开营仪式上让挑战者选择战队领读人时,Cherry的自我介绍真的惊艳到我,她细致的梳理了近年来的成果,以及可以为挑战者提供的帮助,果真她带领的战队获得了优秀战队。
滚滚的作业和分享时的PPT也让我非常佩服,她不仅目标明确,而且善于拆分目标,有非常清晰的路径和逻辑,最后她也因为积分最高获得了优秀挑战者。
他们让我看到了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可视化成果的重要性,也为我提供了蓝本。我希望自己可以在之后的社群活动中,充分运用到这些方法。
第三,相信自己,勇敢去创造。
在此之前,我们都没有策划共读活动的经验,担心自己不如其他领读人做得好;担心自己万一搞砸了,会让挑战者对“经典共读”的印象不好……但通过这一次的策划和运营,我获得了莫大的鼓舞,它让我充满勇气去面对未知的挑战。
我喜欢喜欢和团队一起去创造的感觉,也践行了我们的Slogen——“积极主动、极致利他”,我感到非常自豪。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文案写作上的不足,在未来一年的学习道路上有了明确的方向。
Q:如果有人要进行同样的行动,我会给他什么建议?
A:
第一,导读部分除了提炼书中的知识,多延伸和关联一些例子。
第二,不要在活动结束过后再统一进行反馈,每周都可以进行一次反馈调查和问题解答。
第三,邀请大咖嘉宾来群里互动,让挑战者有丰富的体验。
Q:接下来我们该做些什么?
A:
第一,提高阅读量,熟练阅读方法,进行主题式阅读;提升写作能力,持续不断的输出。
第二,推广阅读项目,扩大影响力,打造个人品牌,抱团成长。
第三,向其他优秀的社群进行学习,多设计和尝试一些玩法,让我们的社群更加专业化。
Q:哪些是我们可直接行动的?
A:
第一,参加领读人计划的年阅百本和日更挑战,在新阅小馆“写就对了”小组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二,推荐优质书籍,带动身边的人阅读,在个人品牌方面精进和积累。
第三,参与其他课程,吸取优秀经验。不断梳理共读SOP,优化流程。
我们本次共读活动的主题是做自己的设计师——获得充实而快乐的人生,我想我做到了!
2020年伊始,我希望自己能够继续践行“积极主动、极致利他”的Slogen,突破自己,不断迭代,勇敢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