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1】也许还因为我们的自我太过贫乏,在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最好的”这一问题上,我们的认知完全失去了平衡。我们不希望孩子碰得头破血流,不想让他们情感受伤,却甘冒让他们心理健康出问题的真实风险吗?
【感悟】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缺乏安全感,容易焦虑、紧张,或者是脾气不好,都有可能是因为童年心理发展过程中缺乏爱与支持造成的,这种匮乏往往需要我们花费很多的精力和个人成长去弥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将来勇敢、坚强、有力量,那么在养育子女时,就不能只考虑孩子眼前的物质需要。当我们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的时候,多想一想孩子当下“最需要的”是什么,有助于他成为那样的一个人。
——————
【摘要2】一个孩子看似健健康康,却是在过度养育中长大的,那么等他上大学后,往往难以应付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比如室友对“清洁”有不同理解,教授要求修改论文却不明确指出“错误”何在,朋友不再那么友好,暑期学习班和服务项目只能二选其一……这些时候,他们会觉得举步维艰,不知道如何处理分歧,何况还要面对不确定感、伤心感,以及决策过程。
【感悟】常常看到很多关于青少年因心理承受压力太弱而轻生的报道,我觉得这是一种“病”在父母,却让孩子付出沉痛代价的畸形现象。

【互动】
“妈妈,你知道一人做事一人当是什么意思吗?”
“是什么意思?”
“就是一个人做了错误的事请就自己承认,这就是一人做事一人当。”
“喔,这样的人一定是一个诚实又勇敢的人吧?”
“是的,妈妈。”
【感谢】
感谢小一在考试前为我加油打气。
感谢老何一起奔赴考场。
感谢素琴帮忙照看小一。
感谢李宁老师给大家授课。
感谢蒲先生努力工作付出。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