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四千字,这是我目前写过的关于财务自由的最长干货,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生步入中年,每日做着单调重复的工作,渐渐褪去了刚入职的激情,升职加薪无望,生活宛如一潭死水,毫无波澜。每天七点睁开眼睛,第一个念头就是:怎么又要去工作了,美好的一天又要被浪费了,唉!一天辛苦工作后,有时身心俱疲,回到家连带娃的精力都没有。因为工作忙碌,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少之又少,对于孩子总是心存愧疚。
最近一段时间,心底一直有个声音对我说,为什么不辞职?为什么不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这个想法刚出来时让我异常激动,甚至热血沸腾:对啊,人生短短三万天,为什么不选我所爱?
尽管对心底的声音无比赞同,但我很快清醒过来,立足自己是个社会人的现实不禁反问道:我上有老下有小,还(huan)着房贷,这都需要工作收入作为经济来源,同时,我没有足够的储蓄,可以单单依靠利息就生活无忧,凭什么任性得说辞就辞?!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薄弱的经济基础导致我被工作绑架了,为了生活,不得不工作,使我不得开心颜。
但我一直相信人生由我,不甘心被工作绑架,于是开始苦苦思索:到底如何破局?随着思考的深入,我愈发认识到:如若任性得说辞就辞,追随我心,做自己热爱的事情,需先实现财务自由。
于是我开始研究财务自由(包括提前退休)的相关话题,几乎看遍了相关的所有书籍和文章,最终总结提炼出实现财务自由的三步法(已是精简至极的浓缩版本,再少的话无法全面、可落地的讲清楚这个话题),这三步法是一代又一代已经实现以及梦想实现财务自由人的智慧集锦,我自己也在每日践行,希望以此为指引早日脱离苦海,重获美好人生。
1.给自己一个实现财务自由的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们实现目标的最大保障。企业成立之初就要确定企业使命,企业使命就是在描述企业存在的动机,帮助企业时刻锚定目标不偏航,基业长青。个人亦是如此。做任何事都要有动机。不是人云亦云地要实现财务自由,财务自由从来都不是也不应该是最终目标。
以我自己为例,我遇到了中年危机,意识到我用有限的生命从事不开心的工作,一直在浪费最为宝贵的青春年华,于是开始抑郁烦躁,并试图改变这一困境。苦苦摸索后我找到了财务自由,换言之,财务自由是帮助我破局的手段,而非最终目标。获得财务自由后,我将找回自由时间,选择过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让自己在人生尽头不留遗憾。
有了过有意义人生的这个充足的动机,我的行动会非常坚定,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不会轻言放弃,因为这是让自己不留遗憾的生活。
对于每个人而言,动机也许不同,但那一定是有一定高度的,能够像灯塔一样指引你的航向,人生全部意义因这个动机而存在。你的内心无时无刻不被这个动机而召唤,你太想做到了,所以你决定实现财务自由。这才是正确的逻辑,也就是说,无论是财务自由还是其他途径,都是过程,都是在指引你通向最终目的地。
2.确定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财富值
财务自由的衡量标准为:被动收入>生活开销支出。被动收入是指不用付出时间即可获得的持续稳定的收入,比如银行利息、房租(能租出去)、版税(经典畅销书)等。需要强调的是持续稳定。如果被动收入一月有一月无,经济来源的不确定性会增加我们的恐惧,这种状态其实和不开心地工作没有多大差别。生活开销支出是指由个人承担的衣食住行、子女教育、养老等全部支出的总和。
了解了财务自由的衡量标准后,就可以测算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财富值。对于我来说,目前没有房租、版权收入,仅能依靠银行利息。这就要先测算生活开销支出,然后以最低银行存款利率倒算存款金额。比如一个月生活开销(包括子女养育、赡养父母、偿还房贷等)约需一万五,按照目前3年期存款利率2.45%倒算,需要708万银行存款(15000*12÷2.45%)。
当然,如果你有房租、版税收入,且足以覆盖开销,则无需存款。但绝大多数普通人可能需要积累一定的财富。读到这里,也许你会问为什么要用银行存款利率,如果通过投资理财获得更高收益率,所需的本金难道不是更少吗?
你的疑问我完全理解,实事上,很多介绍实现财务自由方法论的书中都建议人们投资理财,比如投资股票或者基金,推崇追求复利,与时间做朋友,认为只要在股市中坚持长期投资,穿越牛熊,最终总会获得可观的超额收益。甚至为读者计算出,在一定水平的利率下,经过几年资产可以翻倍,这样就可以倒推时间计划提前退休年限。
但我认为这种建议最大的问题是无法落地,且很可能丧失本金。绝大部分普通投资者选股水平一般,而且往往会随着市场情绪操作股票(市场情绪高涨时买入股票,此时股价偏高;而在市场情绪低落时抛售股票,此时股价偏低),因此无法真正享受到长期投资收益,而且往往会丧失一部分本金。
但对于想通过利息收益获得被动收入的人来说,最大的原则是本金不能损失,有了本金才有可能实现财务自由。本金就像一只会下蛋的鸡,为了生活,我们需要源源不断的鸡蛋,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不能让它有半点闪失。而保住本金最稳妥的投资方式就是银行存款,这种最保守的储蓄能给我们的本金带来最大的安全。因此在计算所需目标财富值时,我建议使用银行存款利率——最保守、最可靠的利率。
3.利用自身优势尽快完成财富积累
确定财富目标值后,问题转化为如何快速实现财富积累,答案是利用自身优势,借助跳槽加薪或者开创副业来实现。
(1)审视自身优势
审视自身优势,是指发现自己的优势,并评估能否变现。发现优势建议从爱好、特长和经历三个方面考虑。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具体说明(主要说明如何发现自身优势,评估能否变现在跳槽加薪/开创副业中说明)。
爱好
以个人优势参与社会竞争才可能尽快获取成功、获得高薪,这点毋庸置疑。但人生最难的问题是了解你自己。我喜欢什么?这是我一直在苦苦思索的问题,然而至今未曾觅得答案(如果有网友知道如何快速发现自身爱好,欢迎留言赐教)。
应试教育让我最宝贵的青春都投入书海,错失了解自己兴趣爱好的黄金时期(14岁前)。我时常会想:假如我能够发现兴趣,我的人生一定会大不一样。不过这并不妨碍继续思考这个问题,请继续参考特长和过往经历。
特长
特长顾名思义,就是你在一定领域的拿手之处,比如写起文章来下笔如有神,文思泉涌;做起菜来厨艺精湛,自成一派;运动场上生龙活虎,傲视群雄;理发店里剪艺娴熟,引领潮流;演讲时胸有成竹,淡定自若;科研时善于思考,亮点频出;直播时口若悬河,干货满满。
经历
过往的经历总会多多少少提供线索。以我自己为例,本科和研究生均选择会计专业并取得注会证书,说明我的财务知识相对扎实,在财经领域我有优势;在工作中excel使用地得心应手,甚至还自学了python,IT领域我还可以小试牛刀;通过考研考注会,我发现自己擅长制定目标并严格执行,过程虽辛苦且漫长,但最终总能得偿所愿,这让我知道虽无法在短期内脱颖而出,但只要经过时间的锤炼,总可以熠熠闪光,所以我是长期型选手。
你看,就算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我从过往经历中也能揣摩出一二。
(2)跳槽加薪/开创副业
了解自身优势后,就要选取能够变现的优势,通过跳槽加薪或者开创副业,最大化变现,快速实现财富积累。最大化的衡量标准为每小时报酬最高。具体分两种情况。
优势是职业
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恭喜你,你实现财富积累的可能性比其他人大很多。只要持续深耕,在细分领域借助优势努力跻身前列,相信你一定可以早日实现财务自由。建议通过跳槽加薪尽快完成财富积累,确定是否跳槽,建议使用每小时报酬进行评估。比如加班多的工作,在计算每小时报酬时要把加班时间考虑进来(有一种情况例外:如果你不在乎加班,而是想尽快完成财富积累,且没有其他可变现优势,即使时薪低但只要总收入高也要选择这份工作,因为这是增加收入的唯一选择)。
优势不是职业
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不要焦虑,这并不说明你不能实现财务自由,且听分析。首先要找到可以变现的优势。比如擅长写文章的可以做写手,擅长运动的可以当私教,擅长养生的可以当营养师。然后比较目前工作收入和可变现收入。如果目前收入高于可变现收入,说明目前收入相对可观,建议不要舍弃,同时开创副业,将优势变现,增加收入;如果目前收入低于可变现收入,建议果断辞职。如果你不确定优势到底可以变现多少,建议暂时不要辞职,先慢慢开始副业,确定清楚副业收入后再做选择。
以我自己为例。通过分析,我发现自己的可变现优势是财经写作和会计培训,然后通过各种招聘软件搜集各种招聘信息,结果发现每小时报酬基本没有高于目前工作的,所以暂时不考虑辞职,选择开创副业。开创副业有两个选择,一是财经写作,二是会计培训,我在进行比较时使用的标准是每小时报酬最大化和时间相对自由(因为要带娃,不想挤占这宝贵而有限的时间)。会计培训一般按小时计酬,一小时在300-1000元不等,但一般需要周末现场授课,考虑来回途中时间,时薪至少减半,而且周末减少了陪伴孩子的时间,得不偿失。相比之下,财经写作时间相对自由,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只要注重积累,勤于思考,输出高质量文章,报酬相对可观,而且如果有机会成为大V,还会有很多额外收入。权衡以后我选择财经写作作为自己的副业。
题外话:立刻行动
如果你也有与我类似的困惑与困境,想要尽快破局,并认可本文观点,强烈建议立刻行动。如果不行动,依据惯性理论,生活照旧,痛苦照旧,想做的事情束之高阁,想陪伴的人终究错失了时光,到头来人生不过是一场遗憾一场空;但只要行动起来,为了财务自由的那个永恒、神秘、崇高动机,我们利用自身优势锲而不舍、不分白昼、不曾后悔地积累财富,这样,就存在破局的可能。
可以预见,实现财务自由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财富积累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也许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彷徨会迷惘,会经历漫漫长夜,但相信只要目光坚定,心中有灯,总能柳暗花明,总有一个时刻,量变最终引起质变,让人生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崭新世界。
总结下来,实现财务自由的三步法就是:给自己一个实现财务自由的动机→确定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财富值→利用自身优势尽快完成财富积累。
强烈建议:立刻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