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在复盘刘主编讲发音训练和节奏、停顿的课程时,并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声音水平随着课程结束也还给老师了,至今未见什么进步。
也曾有若干次,我惦记着要把中英文朗读列入每日练习项目,列是列了,可是执行情况就惨不忍睹。
想得很美,每天只要练习15分钟,坚持半个月、一个月也能看到进步啊。
可是想早起练吧,人没精神起来,嘴巴也张不动;白天呢,事情一多,很难固定到某15分钟或30分钟去练习,一旦不固定呢,就很容易忘记训练;晚上要做一天的总结,经常发现有太多事情堆积了下来,更是挤不出训练的时间和心情。
于是,一懒两懒就懒到了复盘这一天。虽然在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也偶尔做过几次口部操,也偶尔练过两三天绕口令和字词发音,甚至还用这发音硬撑着录了几条视频号,但实在是太“偶尔”,少到不值一提。
今天,有几位幸运的小伙伴在群里交作业时,被星澍导师翻了牌子,得到了导师的直接点评。可惜我那会儿手头有工作,感觉自己状态也没准备好,没能赶上那一拨小幸运(不,是大大的幸运)。
随后,星导又在群里发了一段话,可谓温暖而有力,及时提醒我们要针对自己的发音、气息等问题“持续刻意练习”,也帮我们重温了复盘的初心,是保持学习和练习来提升自己,而不是应付完成打卡而已。
星澍导师教诲星导这一番话其实道破了不少人只想变现,却不想练习的小心思,包括我自己。虽然我感觉自己没有纠结于“我要变现”这个念头,但是行为上的懒惰已经说明了一切,我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偷懒,还希望能走通声音变现这条路。或者说——
我想要声音变现,却没有认真、积极地去提升自己。
纵然现实不断打脸,我的经历还是告诉我,改进行动力不是说几句狠话、下几个决心就能实现的。所以,基于对自己的了解,写几条希望能带动自己的行动力原则吧。
图片来自pixabay一、不断告诉自己“每天训练声音是重要的事”。
曾经有个学友写了篇文章,倾诉了自己写作中感到迷茫的几个问题。格导在群里看到以后,就指点了一番。其中有句话如雷震耳:“你苦恼没有时间写作,是因为没有把写作当成重要的事来做。”
虽然,这话我不是第一次听说,可是领悟一个道理就像恋爱一样,要在对的时间听到对的道理,才能借由那一瞬间的灵魂共振启迪到心灵。
带着这领悟,又适时进入了清浅导师和学友的写作“日更坑”,这样综合了主观、客观的各种力量,确保写作成了我生命中重要的事,每天不管写多写少,总要写上一番。
同样,如果还想走声音变现、视频自媒体这条路,每天训练声音是同样重要的事。这个重要,并不是头脑里觉得它重要就够了,而是像失手把一盆水洒在地上,要马上去收拾一样,紧迫地行动起来。
图片来自Unsplash二、单点突破,塑造肌肉记忆。
因为每个人的声音先天条件和练习基础都不一样,那些大神学员、A稿大佬在这门课程里可能不用过多训练,一张口就已经甩我们几条街;而像我们声音资质一般的小白,想想每天苦哈哈地练习,还是赶不上大神们的一半,可能就更不想开口练习了。
不过,就像导师强调的,每个人适合的“赛道”不同,如果只看声音本身这一条赛道,小白自然比不过大神。但是,小白努力的方向也不该是在声音上超过大神,而是在自己的赛道上,把声音尽量练好。
记得在学英语的时候,为了练好英语发音,英语专业的学生都会有早读,有语音课和口语课,平时自己在课外也会经常大声朗读,背诵英文名篇、名人演讲等等,这一切的发声练习不只是强化了我们的英语知识,也塑造了我们讲英语相关的口腔肌肉。
就像骑自行车、打球、健身一样,技能型的活动要不断进步,都要训练相应的肌肉,形成肌肉记忆。相比于大脑的信息记忆和知识记忆,形成肌肉记忆所需的时间要长得多,但是一旦形成,退化的速度也比大脑记忆慢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技能性的活动一旦掌握了,即使多年不碰,也很难忘记的原因。
可惜的是,在学英语的时候,我们都知道需要多读、多说、多模仿,到了说中文的时候,很多人却觉得中文谁不会说,怎么还需要练习?
所以,说中文的肌肉每天在用,用了好几十年,各种发音特点也就给每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口腔肌肉记忆。发音标准的部分还好,那些错误的、不标准的发音,要改过来——也就是要改变相应的肌肉记忆——就很难。
而今,通过刘主编的课程,我们对于中文发音有了新的认识,看到了自己和导师、大神之间的差距,我们要做的就是像星导说的,盯准自己的短板,持续刻意练习。
比如关于地域发音的特点,东北人普遍的发音问题包括:平卷舌不分(我这一点还好),发音调值低(也就是东北话很“垮”的原因),还有圆唇韵母o会发成扁唇e(比如“波折”会发成“be折”)等等。
受此影响,我自己在调值上会有偏低的痕迹,o也会发不饱满,但我整体最大的问题还是今天南南子大神给我反馈的,也是我自己声音课以来感觉问题最大的“口腔没有完全打开”。
所以,近期的单点突破就是练习打开口腔,让发音饱满起来,多练习a韵母的字词,比如“南方、嘹亮、安全、鲜艳”等等。
此外,注意控制语速,避免因为语速过快导致的吞音,或者发音不清晰。控制自己慢下来,因为个人讲话语速的原因,虽然讲的时候不觉得快,但自己回听录音就感觉确实偏快,会带来压迫感。
三、固定训练的时间和流程,并定期对比。
如前文所说,我个人练习不能持续的原因主要是练习时间不固定,流程也不够固定。之前尝试比较好的做法有:
醒来还没起床时,躺着发气泡音来开嗓;
起来以后做口部操,让唇舌的活动带着大脑精神起来;
然后朗读5遍含a韵母的词和训练声母的词;
最后,因为工作和专业需要,朗读10分钟以上英文文章。
因为近期集中力量打开口腔,其中最关键的是,每天要完成5遍以上的a韵母词。
在坚持练习的过程中,保留好关键节点的录音,每隔一周、半个月、一个月来做个对比。只要认真坚持,一个月是肯定能听出明显区别的。
基于今天的复盘和反思,我计划在一个月后做a韵母词录音对比,希望自己给自己带来点惊喜,可别再打脸了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