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英国政治分析家和历史学家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发现:工作和任务的增加是为了用掉工作所必须的时间——这被称为帕金森定律。 ”
关于极简主义,有很多不同的书籍,前几天推荐的《瓦尔登湖》,据说是极简主义的骨灰级圣经,所以基本上很多极简主义大师都建议先从入门的开始看起,否则就容易不得要领。
如果认真给极简主义的书籍排个顺序,最近读的这本由日本山下英子创作的《断舍离》应该算是中等级别的,排在最底层的极简主义书籍,都差不多是国内近几年出的心灵鸡汤类,我也没读过,没有发言权。
《断舍离》是可以一读的,对审美比较挑剔的,就看《瓦尔登湖》去,想立竿见影,对实际的生活环境进行改变的,就看《断舍离》吧。
很多人一说断舍离,认为就是丢东西,有一部日剧叫做《我的家里空无一物》,讲的是女主麻衣喜欢空荡荡的房间,所以她总是尽可能压缩日用品的数量,尽管有时被家人制止,麻衣依然锲而不舍地扔东西,无论珍贵与否,有没有特殊的意义,一旦无用只有被淘汰的命运,就连婚戒也一样。
很多人觉得这种行为很变态,也有很多人向往这样的生活——当你看见电影里麻衣空荡荡的房间,干净的地面,你也会感受到这种快乐。
前几天,在抖音上刷到一个视频,有人在网上分享了自己清空后的房间,说很喜欢这种环境,立马有人评论说:看起来像出租房,没一点生活气息,还有人说:把没钱说得这么清新脱俗也是醉了……
其实断舍离并不是禁欲主义,也不是降低生活水平,更不是穷困潦倒的无奈之举,我们之所以对断舍离有着深深的误解,是因为大部分人的生活才刚刚进入繁荣时期,我们对上个世纪的物质短缺还心有余悸——或者说,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了对失去物质的恐惧。
《断舍离》一书里,给这种心理取了一个名字,叫做“物质轴”——即以物质为轴心的思考方式,我们常常根据一样物质的用途来判断自己的需求。
比如,这双鞋子是大牌子,虽然我不喜欢高跟鞋,但是我得留着它,这个抱枕还是新的,哪怕我已经有了三个,这个还是留着,这条毛巾虽然破了,但是可以收好,以后好替代用旧了的抹布,再比如,广告里推荐了一款很棒的冰箱,居然还带视频功能——也不管这个功能自己用得上,就在心里暗暗种草了这个新款。
媒体广告利用了我们这种心理,不停地告诉我们,你需要这个,你需要那个,说的好像他们比我们自己还了解自己。
与这种物质轴对立,是建立空间轴,也就是我们想要拥有什么样的居住空间,我们自己真正需要哪些物件,这是从我们自身的需求出发,从我们对空间的要求出发,去挑选陪伴我们生活的物件。
这样可以大规模减少日用品的数量,但是这样有什么意义呢?有人说,我房子大呀,我想怎么买怎么买,想怎么放就怎么放。
我有一个住别墅的壕友,他们家简直就是一个灾难现场,我一共去过两次,再也不想去第三次,新装修完那会儿,朋友还定期请家政阿姨过来搞卫生,住久了以后就放弃了,她房间里堆满了各种没拆封的快递,沾灰的大大小小的包包,别人送的跟家里风格不搭的各种工艺品,还有厨房池子里不知道泡了多久的碗筷和厕所同样泡着一堆拖鞋的一桶水……一想到要收拾这些东西,她就放弃了大扫除的想法。
很多时候,多余的物件代表了我们内心的执念,物品上通常附着着我们不愿意面对的负面情感,当我们避免打扫,其实只是不愿意面对这些老旧的情感,通过清理物件,除了可以获取客观上的清爽环境,更可以获得内在深刻的智慧。
继自控力,意志力,内省力,行动力等多种我们熟知的力量以外,现在还冒出一个“扫除力”,即我们对物件和内心杂物进行清理,决断,以及重新出发的能力。这是一种与拖泥带水相反的行动力。
我们知道,风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风水其实就是我们生命环境的能量场,当能量场是正向的,便一切顺利,同样,我们生活的居所环境就是我们生活的能量场,也就是我们的风水。
断舍离的过程其实就是调节我们住所风水的过程,当多余的物件太多,不喜欢的,不适合的,不必要的物件,会散发出负面的能量,我们待在拥挤的房间会感觉压抑,沉闷,提不起精神,思维混乱,就是这个原因。
书里还详细介绍了很多关于打扫的实用指南,让你不至于在看完书,一下冲动扎进疯狂打扫之中却不得要领,最终因工作量巨大而不了了之。
总而言之——行动起来吧,你值得拥有一个干净清爽的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