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九了,我决定给家里做一次“断舍离”。平常七七八八的杂物堆积着,不知不觉间房间都有些凌乱了。
“断舍离”是日本山下英子在她的书中提到的一种收纳、储物方式。其基本原则是:断绝大量物品增加;舍弃不要的物品;从对繁多物品收纳摆设的追求中脱离出来。
所以,我认为“断舍离”是一种精简的生活方式,只有“断”与“舍”之后,才能留驻最值得的。
组建一个家庭,最初陆陆续续添置一些新玩意儿来填充空间,看着家里越来越多的物品,莫名多了一些安全感。
然而,不曾精简的持续添置逐渐影响物品摆放秩序。可能越来越多次出现需要某种东西但一时间找不到的情况。
但是真正去“断舍离”的时候,才能体会到操作的困难性。如果不是一向果断的人,肯定会和我一样的反应:拿拿这个东西感觉还是新的扔掉怪可惜的,拿拿那个东西想着虽然不常用但是以后说不定能用到呀。然后陷入无限纠结的循环中。
最后我忍痛丢掉了老旧的摆件,坏掉的玩具,一部分不合身的衣服,角落里的各种塑料袋和剪掉的标签,还有常年不曾用过的以为会用到的东西……
如果你不是一个长情的人,或者一个非常抠门的人,那么一定不会深刻理解大规模缩减物品的疼,那可是陪了很久有了感情的东西呀,或者曾经花了钱买来的呀。
我喜欢干净、有序的环境,所以清除无用的物品还不至于连连叹息。
王先生就不同了,每次扔他的东西我都得偷偷进行。因为他知道的话是绝不同意的,哪怕已经很旧很破没有留下的价值了。甚至夸张到他曾对我说:“再扔我的东西我就跟你拼命”。那神情,好像他已经被丢掉了半条命。
如果是王先生这样珍惜如命的人,那么建议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切忌一次性大规模缩减,要不真的会负能量爆发的。
生活中,除去需要反复“断”和“舍”的物品外,在工作任务和人际关系方面,“断舍离”是同样适用的。
舍弃冗杂而收获甚小的事情,聚焦主要任务,才能让时间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舍弃无用的社交,远离“垃圾人”,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爱护真正值得爱的人。
祝愿每个人,都有精简的生活空间和精致的生活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