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张文质写作
【课堂记】算理,在操作与结构化中融通

【课堂记】算理,在操作与结构化中融通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20-10-31 15:44 被阅读0次

“学生是课堂的起点,老师是课堂的高度。”行进在小学数学课堂,越来越体会到这句话的重要性。

一、算理,在有意识关联中实现教学结构化

1.开课回顾中搭建结构

大多数的课堂,学生是“老师指哪里学哪里”,或者教材“编什么学什么”,但是至于为什么要学习,知识的前后联系有什么关系,我们很少涉及。这种时候,就需要老师有意识去关联,帮助学生搭建知识间的结构。

【课堂实录】

师:我们这段时间在学习第四单元“乘与除”。我们来回忆一下前面三节课我们都学了什么?

生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生2:两位数乘一位数。

生3: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师:(边听边板书)那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呢?猜一猜。

生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生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生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不退位的。

师:孩子们的猜测都是有一定的根据,那到底要学什么呢?我们这节课学了就知道了。当然,高手,不只是知道课题,高手还知道解决知识的方法。有哪些方法呢?

生1:“捂0大法”。

师:这个“捂0大法”对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适用,对整十、正比数除以一位数呢?(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适用,有的说不适用。)

生:是适用的。都可以先不看0,最后的结果再添上0。

师:是的。我们“捂0”的目的就是在看这个数有几个十或几个百,转化成表内乘除法。那么两位数乘一位数呢?

生:将两位数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分别和一位数相乘,再加起来。

师:好,那我们这节课学的内容是不是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解决呢?

开课板书

2.新课总结处完善结构

新课知识学完,重要的并不是练习,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做一个总结。但这个总结并不是单一的总结,需要前后融汇贯通,让方法结构化。

【课堂实录】

师:现在,请孩子们静静看黑板上的板书,尤其是这两个例题,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他们都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师:嗯,这是我们学习的知识。高手的高更在于看到方法,你能总结一下吗?

生:它们都在做拆分。

师:怎么拆怎么分呢?

生::将两位数拆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一位数。

(师指着板书,让学生进行有意识地去关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生1:都是将两位数拆成了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位数。

生2:用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再用一位数除以一位数,最后再相加。

生3:和上面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样,只是这里是除以。

师:高手的高就体现这个地方。(补充板书)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我们学过的与之相关的是表内乘除法。大家看看这个单元结构图,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我觉得我们以后再学乘除法都不用怕了。

生2:三位数乘两位数是不是也可以用这些方法呢?

生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呢?

师:学会思考,会把方法进行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拥有。

新课结束后的结构(中间缺箭头)

二、算理,在操作中融通。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看似不难,但要让学生学会表达,理解真正的算理,却并不是那么容易。从课堂的效果来看,学生在圈小棒和圈点子图的时候,都存有一定的困难。那么该如何化解呢?

1.直观演示,算式对应,寻找感觉。

用小棒解释“36÷3”的过程,用动态的“分一分”,让学生寻找感觉,并将分的过程转换成数学语言,明晰算理。

【课堂实录】

师:我巡视了一圈,发现有一些孩子对于圈一圈存有疑惑,那现在请一个孩子用小棒来分一分,看看对你能否有帮助。

生:我是这样分的。先每个班分一捆,再每个班分两根,这样每个班就分到12根。你们有建议或补充吗?

生1:我建议你说清楚为什么先分整捆的。

生:因为36里有3个十和6个一,3个十也就是3捆,刚好每个班可以分一捆。

生2:可不可以先分6根呢?

生:可以。

生3:不管怎么分,最后分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师:刚才不会圈的孩子,现在有感觉了没有?

生:有。

师:谁能将分的过程和算式结合起来说一说呢?

生:(展示)先分3捆,算式是30÷3=10根,再分6根,算式是6÷2=3根,最后每个班分10+2=12根。(边根据学生的解说边画箭头)

师:我有疑问,30÷3和6÷3我都能找到过程,那么10+2呢?

生:可以将它们圈起来。

师:很好,我们圈的过程就表示10+2。

2.展示正误,回归题目,辨析算理。

在用点子图解释“48÷4”时,一些孩子要么不做,一些孩子要么受乘法的影响,圈成了40和8。我选取了这种圈法,又选取了“每4个一圈”的两种作品,让学生辨析。

【课堂实录】

师:请孩子们看老师手里的两幅作品,和这幅作品(4个一圈)一样的举手(大约有20个)。和这幅作品(40和8)一样的举手(大约20个)。那么两种思路,哪一种是符合题意的呢?(学生七嘴八舌,搜认为是自己的思路正确。)

师:现在,请我们将题目再读一遍。(生读题)读完之后,你发现什么?

生:题目有一句话是:每4人一组,在点子图上就是每4个一圈。

师:你看,我们只通过读题就知道了我们是否做对了。那另外一种圈法是在解决什么问题呢?

生:在解决前面学的乘法。

生:应该是12×4。

师:我们为错误找到源头,就发现这个错误是有联系的。大家还有疑问吗?

生:我发现这里圈了之后,不能像摆小棒一样分的过程和算式对应了。

师:大家认为呢?

生:是的。

师:真了不起,学会了横向对比观察。我们一眼看上去貌似不能一一对应,如果去仔细研究,是不是也能对应呢?比如40÷4在哪里,8÷4在哪里?

生:我发现了,是可以找到的。

师:我们在40和8之间画一条横线,也是可以的。

主板书

将简单的课上出彩,尤其是要在学生的思维处留痕,一是需要找准学生的思维盲点,二是需要教会学生结构化知识和方法。对于计算的课,算理是相通的,但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还需要借助实物操作,对于计算的方法结构化也才会呼之欲出。

这是一条值得不断探索的教学之路。

【教后记】

反反复复将录的课看了几遍,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下:

1.偶尔语速显得过快。

2.在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特别喜欢将嘴巴张开,难看。(这是真的,哈哈)

3.课堂的生成处理,还需要艺术。比如学生的表述不规范时,该如何引导。

4.对学生的评价语不够贴切。这节课的刻意评价语只有两次:欣赏你的思考;你能横向对比观察找到不同,真是了不起。

5.解读教材和准备教具上还需要不怕麻烦。应该让学生准备小棒学具。

6.多试讲几遍,课才会打磨得很精致。

相关文章

  • 【课堂记】算理,在操作与结构化中融通

    “学生是课堂的起点,老师是课堂的高度。”行进在小学数学课堂,越来越体会到这句话的重要性。 一、算理,在有意识关联中...

  • 2022-04-14

    计算教学的要求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方法合理。而算理的理解则是重中之重,当学生理解了算理,才能对算法进行正确操作,...

  • 算理与算法

    早上何立泵老师在小飞鱼教师执教《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太多的一年级课总会面临一个相似的问题——在学生都会算的情况下,...

  • 7.7-第二部分总结与测验

    回顾总结:搜索与算分 结构化搜索与⾮结构化搜索Term 查询和基于全⽂本 Match 搜索的区别对于需要做精确匹配...

  • 乐教|2018届高三地理课堂记录

    最后一个月,记录我与学生的高三地理课堂,随性而记,不求完美,只求能够记录这段短暂而又难忘的课堂历程,亦可说是...

  • 关于算法与算理

    什么是算理? 算理就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是指计算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解决“为什么这样算”,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算理一...

  • 03-21,算理、算法与思维

    算理、算法与思维 说到计算课的教学,我会这样说:计算教学时,要明白算理,掌握算法,并发展孩子的思维。相信很多的老师...

  • 字符串的分隔、分割与拼接操作

    python字符串的分隔、分割与拼接操作是工程中非常常见的操作,因为我们的信息常常结构化分布在各个变量标识中,以反...

  • 重算理

    昨天程老师就与我交流,邀请我今天上午第二节课去六3班听课,她是想借三班学生自己试上一下。 今早晨做好核酸,...

  • 怎样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学习应用与知识转化?

    在个人知识管理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识的积累,还要关注知识能量的释放与转化。知识库通过结构化储存后,方便我们记忆、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堂记】算理,在操作与结构化中融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uk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