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减负”减了鲁迅和老舍,语文也追星,课本上名家走了,明星来了

“减负”减了鲁迅和老舍,语文也追星,课本上名家走了,明星来了

作者: A山清水秀 | 来源:发表于2019-11-11 07:54 被阅读0次

路边的一分钱变成了一块钱,这说明物价飞涨;那么,当书中鲁迅、老舍等名人作家退出了教科书页面,而让位于范冰冰、赵丽颖等娱乐明星的时候,又意味着什么?我们这些读着鲁迅、老舍文章成长起来的老师,也只能哀叹老了。

​我至今还记得,上学时,我们翻开书本,书中尽是经典名著,老人们与鲨鱼搏斗到筋疲力尽仍不能释怀,祥林嫂子整日哭泣,与鲁迅一起从小玩到大的闰土。每一个人物都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思想,从《阿Q正传》,到《骆驼祥子》那一个不是透满了名家心血的典型形象。 

然而,不知从什么开始这些名家褪色了,那些熠熠生辉名字不在发光了,渐渐消失在了教科书的页面上,然后渐渐消失在孩子们的视野中,最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是喜还是悲?

就像前段时间引起争议的08年的闰土形象与18年的闰土形象之间的区别一样,大家的答案都是,憨厚质朴的形象不存在了,由内到外都透出一种商人的精明。

与经典形象闰土、阿Q、祥子一起走下教科书的还有鲁迅和老舍的痕迹。他们的许多文章都消失了。相反,励志女神赵丽颖和范冰冰在教科书中挣得了一席重要位置。

我们无法否认赵丽颖付出了很多,我们也看到了她的努力。然而,在培育祖国花朵的精神净土——小学语文课本里,她的地位真的可以高于鲁迅先生,老舍先生吗?

有些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鲁迅和老舍的文章之所以下架,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已经脱离了时代,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了。也有人说现在要减轻孩子的负担。但恰恰相反,鲁迅等许多文学巨匠正逐渐消失在课本中。经典真的成了一种包袱,真的与时代脱节了吗?按这个逻辑我们民族几千年沉淀的文化精华,都与时代不付,都应该被抛弃了吗?

这不由让我们想起了去年上海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将8首经典的唐诗全部“干”掉,分别为《画》、《草》、《登鹳雀楼》、《寻隐者不遇》、《悯农两首(其二)》、《夜宿山寺》、《江雪》、《梅花》,难道这些也成“糟粕”了吗?

不读名篇名句,不吸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何以培养孩子的语言感、文学感和民族自豪感。专家们莫要一边喊着减负,把民族文化的精华减了,而一边却加进一些“糟粕”。减负我支持,但应该是越减越精,越减越好啊!无论怎么减民族文化的根不能丢。

相关文章

  • “减负”减了鲁迅和老舍,语文也追星,课本上名家走了,明星来了

    路边的一分钱变成了一块钱,这说明物价飞涨;那么,当书中鲁迅、老舍等名人作家退出了教科书页面,而让位于范冰冰、赵丽颖...

  • 再读老舍

    上初中那会,在语文课本上学习过老舍的文章,大体上也没什么印象了。这次又想起来深入地读老舍的作品《骆驼祥子》,原因主...

  • 只有给老师减负才能给学生减负

    1.减负要抓住“根” 上头又发文件说要减负了。减负,减负,减了二十多年还要减负? 其实自我参加...

  • 你眼里的老舍是怎样的?

    初高中时代,那时老舍的作品便在语文课本上,记不清是课堂上还是课后听说老舍受不了挨斗自沉太平湖底,那时心理感...

  • 我读“鲁迅”

    鲁迅是名人,我们在语文课本上都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说实在话,我那时就觉得鲁迅的文章有点难懂,有些语意不是很连贯。现...

  • 《彷徨》小结

    还记得每次在小学,初中和高中课本上看到“鲁迅”二字油然而生的距离感,看不懂也不明白。在语文课本里,鲁迅的短篇小说相...

  • 再读《祝福》

    在《名家说名著》报告上,温儒敏主编大力提倡,语文老师读点鲁迅。为了全面了解鲁迅,他建议最好把鲁迅的不同类型作品都读...

  • 假若

    “”基层减负年”是中央的规定,减了东,又从西出来了,多点务实工作多好啊,只愿能静心工作,专心做事,全心为党。

  • 【我pick的作家】|年少不懂鲁迅,看懂已不再少年

    一说到鲁迅,大家的印象是不是还停留在学校的语文课本上,是不是头皮一阵发麻,心想:“完了,阅读理解题又来了!” 小简...

  • 写起来 才会写的更好---读《老舍先生谈初学者写作》有感

    小时候在语文课本上学习过老舍先生的文章,但对他也如同对其他作者一样,关书就忘。我想这是学渣们的通病吧! 今天,听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减负”减了鲁迅和老舍,语文也追星,课本上名家走了,明星来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uz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