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尽力不去浪费光阴,没想到那些战术上的努力无论如何也无法弥补战略的懒惰。
在微光姐的推荐下去“在行”一对一咨询了职业规划的问题,在与李冠林老师40分钟的沟通,虽然短暂,但是直击要害。我需要一种声音“你现在已经在很危险的地步了”,在温吞的自我探寻的路上,我一直犹豫、畏首畏尾,太害怕失败。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关于考研,是的,这是不敢放弃安稳现状的一种半退缩行动。严重感受到自己的局限,所以想要通过考研打开世界的窗口。有好处,但是达不到真正的目标。没有认真审视的生活不值得一过,然而我过去的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这样敷衍了事。
但是,在年初的PBL讨论让我意识到可以在不改变现状的情况下深挖工作内容,于是我收获了“思维导图”的工具并用作部门行政工作整理;我收获了项目管理的方法以及OKR工作法,虽然我知道现在还没有用的特别顺,至少这是好的管理目标的探索,算个好的开端。我也有意寻找对标人物,那些曾在国企蹉跎最后找到自我解脱的方法的人们,这方面我参加过几次“头马”活动,因为自己的性格,我想更多的是因为目标不明确,参加活动变成了观摩,缺乏交流而效果不佳。做了一些改变,但还远远不够。
记得在上周的英语课上,我认为自己有基础内心有点小傲娇了,但是见识了川外老师的严谨,才发现自己是如何半罐水还自以为自己还不错。也认识到自己就在英语上都缺乏打硬仗的意识、决心和行动力,在对待其他事情的态度也是相似的了。当然,这也是李冠林老师在短短交流下,让我顿时意识到自己是原来其实一直在逃避、假装努力,遇到一点事情就退缩了。
有一个词叫“不破不立”,所谓的恍然大悟没有任何意义,没有行动的思考还不如没有,既然知道了不做就只能怪自己了。想想都到这个年龄了,要对自己负责啊,与那个软弱、退缩的自己划一条坚决的分界线。
今天“40分钟”通话对我的触动:
1.方法论:想要做某件事,做好调研。
确认是否真心喜欢
--买相关行业的书,构建框架
--向行业内目标岗位的人了解,工作状态、职业发展
--去不同的公司面试,了解岗位要求
--在工作上链接同方向项目,工作上无法链接就去目标职业圈去,主动帮忙,提供价值
2.关键是自我的内驱力
这也是在与头马的一位朋友聊天的时候我意识到的,似乎对很多事感兴趣,能够做一些努力,却又无法全力以赴做到极致
在温室中长大的花朵,却渴望外面的精彩世界。对于现实缺乏认知,蹉跎岁月之后才发现不能两全其美。
老师说的非常好,我不是那种要达到一个目标就一定要实现的人,要不然也不会犹犹豫豫到这把岁数了。
无论是职业转型,还是寻求升迁,2019不可避免的成为“破立”之年。无论如何,在今年年初以来,曾经无法提上日程的健身,现在为了保持精力,让工作和考研同步进行;在考研过程中,也认识到同样拼搏努力的同路人,也开始养成早起早睡的习惯,也意识到自己太沉醉于个人感受而忽略外在交流的问题。人生总有这么多问题,累积到现在发现特别多,那就承认它,与问题共处。
总得来说,问题在那儿,对它有几分认识,而方法也是有的,有的摆在那儿,有的等待我去交流去发现。选择是死磕还是按照惯例的自我麻醉的逃避,还是就选择安逸。按照我这不服输的性格,看来还有很长的自我救赎之路了。
下一步行动计划如下:
1.一个月内,向目标职位的4位经验者取经。注意提供自身的价值。
2.到行业内小、中、大的岗位应聘,找到链接人,对标能力差。
3.从本职工作入手加强对应能力培养,让结果超出日常预期。
4.考研后,在行业圈子内提供帮助,帮忙做事情,扩大行业弱连接,积累案例和经验
最后一句口号:“行动,行动,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