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何为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是指不再满足“专一职业”,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比如你身边和你一起上班的同事,很可能业余时间做着代购/摄影师/自媒体。
李笑来说过,要理解一个概念,要掌握概念的方法论。
按照“属+种差”的概念方法论,斜杠青年的“属”是人群,之所以区别于“普通青年”是下面三个特征:
1、斜杠青年首先是职业人群。
什么是职业人群呢?如果按《富爸爸穷爸爸》书中的四象限来看,雇员和自由职业者属于职业人群,即通过为别人或自己工作,获得的主动收入的人群;而企业家和投资人则通过系统或钱获得被动收入,不属于职业人群,因为他们已经不需要通过“职业”获得主要收入来源了。
当我们谈斜杠时我们谈些什么(上)2、斜杠青年主观上“不满足单一职业”,客观上具有多重职业和身份。
斜杠青年做到了“知行合一”,主观上有意愿,客观上达成了自己的意愿。
3、隐藏着第三个特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即多元化收入。
商业的本质是交换,意味着你要从多元职业给你带来多元化的主动收入,而不仅是多元兴趣爱好的“票友”。
比如你平时爱好很多,业余参加徒步、旅行、摄影、插花,甚至达到了一定的专业水平,但是也不足以称自己为“斜杠”,只有有人愿意为你付费或者你从中可以得到报酬,比如有网站特约你写旅行攻略、影评,或者你可以教别人摄影、插花收取学费,或者你通过组织、参与徒步活动而分享到了活动收入,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斜杠。
所以当我们进一步厘清“斜杠青年”这个概念,就会发现,斜杠青年是具有多重职业和身份,并以此获得多元收入的职业人群。
02.以终为始:你为什么想要斜杠?
斜杠青年是你选择的结果,先问自己,我为什么想要斜杠?
一定要有自己的目的,不要“莫名其妙的凑热闹”,也别“心急火燎的随大流”。
是为了弥补本职工作价值感、成就感、成长感的缺失?还是想要培养未来职场竞争力的增长点?还是纯粹想多一份收入来源?
目的决定手段,不同的目的将会影响你斜杠的模式和方式。
拿我自己举例子吧,我的本职工作是HR,斜杠是职业咨询师。“职业咨询师”这样一个斜杠技能,我们看看不同的目的带来的区别:
如果我的目的是:今后转型为全职职业咨询师,那么我的目标是:职业咨询形成稳定收入并且大大超过本职收入,为职业转型做准备。那么我的实施路径可能是:除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牌外,最好参与进生涯培训机构,学习其运作模式,接触生涯圈内人士,逐步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向职业咨询机构靠拢。
如果我的目的是:为提高自己的HR的竞争力,那么我的目标是:将生涯技术和咨询经验应用于面试或者员工职业发展,那么在职业咨询师的收入上可能就不会向第一个目的那样高,那么我的实施路径可能是:稳定的咨询案例,转化为企业员工职业发展或管理者领导力内训。
如果我的目的是:纯粹多赚点钱,那么我的目标是:每月**咨询订单,达到**收入。我的实施路径可能是:扩大潜在用户量,组织线上或者线下分享,职场写作扩大影响力,与平台合作宣传,为自己的个案咨询或者课程引流。
当然啦,并不是说不同的目的手段一定会不同,目的也不会一成不变,但总要有个“初心”,以终为始,倒推自己的实施路径。
03.增量思维:斜杠可能是最稳妥的投资方式
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书中提到,成功=技能+运气。
不同的活动,技能和运气权重比例不太相同。在象棋、围棋这类活动中,技能占100%,根本没有运气的空间;而纯粹赌博类的活动,根本没有技能空间,纯粹靠运气。
在两个极端中间,投资活动是偏右的,也就是更依赖运气的那一侧。我们都说投资有风险,大多数人“损兵折将”甚至“尸骨无存”根本原因在于:将“勤奋”的左侧策略(即更依赖于技能)错误的应用在右侧的投资领域。
所以,“价值投资”、“要屯、不要动”投资策略这些全都是在告诉大家,在投资领域千万不要靠“技能”和“勤奋”,对于韭菜,“不动”比“动”、“少动”比“勤动”、“谋定而后动”的结果大概会更好些。
尽管大家都知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是为什么还是忍不住说自己“没钱可理”呢?
要么就是自己收入太少,除了生活费真的没有富余的钱了,妥妥的月光族;
要么就是也投资过,亏了,你知道了,这个钱投出去就当打水漂了。
穷人的思维就是控制花销,并且对损失的承受能力很弱。
怎么摆脱穷人思维呢?多元收入,增量思维,也就是想办法扩大蛋糕(增加本金),这时候你对损失承受能力就增加了。
比如你月收入5000,让你每个月定投1000,可能压力大了些,如果你月收入20000,每个月定投1000,这就几乎没什么压力了吧,即使着1000块全赔了,对你的生活也不会有丝毫的影响,你也不会再因为基金的起起伏伏而影响心情和注意力。
所以,斜杠更多是“左侧策略”也就是勤奋、努力、技能,用我们这些更为熟悉的思维方式,去迈上自己“有财可理”、“用钱生钱”的门槛。
本文已加入“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计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