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老师的《品味四讲》让人看了就能心安定一半,语言特别平实,内容也特别接地气,老师注重在生活中发现美,在生活中讲美学,他去过世界各地的很多地方,不是那种旅游的观光,是沉浸式的居住式,他见多识广,返璞归真,有一颗童趣的心灵,娓娓道来的感觉。
这是蒋勋老师写的书,分食,衣,住,行四个篇章展开。
老师说美学不止在博物馆,还在生活的茶米油盐里。这是生活美学。
一、食之美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事物之美,需要我们多多体验。每周哪怕我们享用或者自己做一餐饭,细嚼慢咽,体会它的美。超市买不来新鲜的食材,但市场可以。
二、衣之美
将服装与文化结合起来,服装与个性结合起来、与自己的个性结合起来谈美学,制服缺少了个性的美,服装的背后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如果这些都没有,那么遵循简单、大方、好看的原则也不错。服装的背后还有情感,比如母亲亲手做的衣服投入了情感,会觉得倍加珍惜。好好对待一件衣服,投入了呵护和关心,会让衣服变成自己的朋友,会更加珍惜,会生出不一样的情感。“美”不需要太昂贵的价值,而是必须要“用心”。“用心”是关心自己的食物、衣服,它就会有一个风格出来,不必跟别人比较,要有自己的自信。
住之美
房子并不等于家。房子需要经营,想让人多回家,才是最美的住处。光想着保值升值,会失去房子的居住的美感。家里让人安定,是一个根,可以让人放松。我觉得这么昂贵的房子,一定要实践断舍离,保留下让人开心的物品,让家变成自己爱待的地方。
行之美
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交通工具越来越快,但感受到的美感越来越少。我们可以慢下来,慢慢地步行,体验不同的风景。亭子的建筑,就是提醒我们要慢下来啦!
慢慢来,一切都不着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