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必先有真实的志愿,前云需定趋向。然若无真实志愿,则不足以达其所趋向。凡人无志愿者,则其生活虚浮无力,日常为念无往不是苟且,无往不是偷惰,无往不是散漫,如是而欲其读书能有所引发以深造自得,此必不可能之事也。
人必有真实志愿,方能把握其身心,充实其生活,如诸葛武侯所谓“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王阳明所谓“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人果能如此激发志愿,则心怀广大,鄙私尽消。象山所谓“才一警策,便于天地相似”。诚非虚语。如此,则神明昭彻,而观物虑事,必能极其精而无蔽,综其全而不乱。其于读书也,必能返之己所经验,而抉择是非,洞悉幽隐,曲尽书之内容,而不失吾之衡量。故其读书集义,乃融化的,而非堆集的;乃深造自得的,而非玩物丧志的。如此读书,方能助长神智,而有利创造与发明之望。若其人茫无志事,浑身在名利胶漆桶中,虽好博览载籍,增益见闻,要为浮泛知识,不可得真知正解,只是小知,不堪大受,社会上若只有此辈,其群必日益昏乱以趋之亡。故学者不徒贵读书而已,必先有志愿以立其本。
补1:《熊十力传》记载他在南京佛学院求学经历
熊十力言行不二,他在佛学院读书就是一切,居住好坏他纯然不顾,生活好坏,他全然不计。内院弟子中,十力最穷,但是他只有一条中装长裤,洗了之后要等他干了才有穿的。在那里没有热水洗澡,他就用冷水洗。有时城市停电,他就在路灯下去读。每天早上四点起床,或读书,或写作,雷打不动。晚上读书至深夜,肚子饿得咕咕叫,他就喝开水充饥。每天就是在斗室之中与佛书打交道,和佛说话,和佛沟通,潜心苦修,独具慧心。在约两年多的时间理,周围的人说他读佛读呆了。这两年是熊十力极力苦学的时期,也是他学习大有长进的时期。然而大叫并不知道,欧阳竟无对他并不重视。后来欧阳竟无听说蔡元培先生为他的《心书》作序,就要见熊十力。一位职员引欧阳竟无找到了熊十力的住室,熊十力连忙站起迎接说“欧阳大师好!”
欧阳大师环视他的居室,深感简陋而寒酸,书柜也没有一个,藏书也没看见几本,问:“熊十力,你读书人怎么没有藏书?”
熊十力说:“有,”他用左手指脑袋,“藏书在这里。”
欧阳大师问他:“你脑子藏了什么书?”
熊十力答:“《四阿含经》一百八十一卷,《大昆婆沙论》二百卷,《般若经》六百卷,《瑜伽师地说》一百卷,《大智度论》一百卷......”
欧阳竟无真不敢相信了,把手一挥说:“行了。”
又问:“听说你原来出版过一版《心书》,蔡元培先生为它写了序言,有此事吗?”
“是。”十力点头答。
“此书这里有吗?”
“有。”十力向欧阳大师递上一本。
欧阳大师翻了一下,说:“请给我看看。”
“还有,”熊十力接着又送上一摞书稿,说:“这是我在这里学佛学的笔记。”欧阳大师都给带走了。
此后,欧阳竟无对熊十力已是刮目相看。
补2:
在佛学院,熊十力是欧阳竟无的弟子,然而他对欧阳竟无的学说有些相异。对欧阳竟无来说,这为大逆不道;在熊十力来说,则认为是很正常的。他曾讲过:“有依人者,始有需制此依者;有奴于人者,始有鞭笞此奴者,至治恶可得乎?吾国人今日所急需要者,思想独立,学术独立,精神独立,一切依自不依他,高视阔步,而游乎广天博地之间,空诸依傍,自诚自明,以此自树,将为世界文化开发新生命,岂惟自救而已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