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花的儿子在市里一所重点中学上高中,小学成绩平平的他,到了高中却突飞猛进,进入了年段前二十名,妥妥的一名学霸。
记得三年前,花的儿子刚上初中,花整天为了儿子的事焦虑不安,儿子就是她生活的重心。
那时,她儿子就家附近的一所重点中学上初一,花每天中午不管酷暑或是严寒,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总得匆匆赶回家,为儿子准备一顿美味可口的午餐。
可儿子却整日嚷嚷不想上学了,花头疼极了,决定与儿子好好谈谈。
原来,老师经常布置一些抄抄写写的作业,她儿子不明白了,他已经懂了,为什么还要抄写那么多无用的作业?可不抄又得被批评。每次考试,他也的确考得不错。事实证明:花的儿子不用抄,考试也没啥问题。
尽管花做了儿子的思想工作,但儿子排斥的心理依然有增无减。实在没招了,花只好找了关系,把儿子转到市里的一所重点中学。儿子这才安心上学,从此不再提起不想上学的事了。
转眼间,儿子已升入高中,各科目抄写的作业似乎更多了,不可避免的又犯上了懒病。看着儿子眉头紧锁,花使出了妙招:帮儿子写作业。
我一听,大为惊讶:“字迹不同,难道老师认不出来吗?”
花一笑,反问道:“你以为老师会认真改作业吗?”
“就算老师不改作业,难道不会影响儿子的学习吗?”我不明白,奇怪地追问。
花接过话头,轻轻地叹了口气,说:“当然是类似史、地这么一些文科类的作业,反正儿子高二不会选这科目的。”
原来如此,明智之举呀!这样既可安抚儿子焦躁的情绪,节省时间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他科目,又有效地帮儿子减轻学习压力,有何不可呢?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当然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一成不变,只能抑制孩子个性的发展。适当的变通,方能走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