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与“方法”

“认知”与“方法”

作者: Ly_Never | 来源:发表于2019-07-22 18:23 被阅读0次

1. 有人爬险峰,览胜景,有人走坦途,得惬意,但是大家都在往上走,人之上行正如水之下流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更高更快更强
  •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价值越大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今天简单讲讲『认知』这个概念:

按照《人类简史》所言,人之为人而不再是猿,乃是因为『认知革命』,依次推论,一个人之自强不息与『认知』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

学习 > 思考 > 践行:

沉淀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论和行为守则/箴言

3.学习

收集信息和知识

  • 多维度(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
  • 创造性的输入才有创造性的输出
  • 阅读
  • 阅读
  • 做笔记
  • 做总结
  • 做分享
  • 大珠小珠落玉盘,金线银线连成串

学习他人知识 > 运用他人知识 > 归纳自己知识 > 综合运用自己知识

4.思考

  • 让思维模式成为自己的本能,成为直觉
  • 手中无剑而心中有剑
  • 简洁思维
  • 逆向思维
  • 换位思维(eg: 从读者的视角写文章,从听众的角度准备演讲)
  • 因果思维
  • 结构化思维
  • 类比思维
  • more ...

5.结构化思维

  • 最容易学习的思维模式,全 TM 是套路啊!

eg:

  • 过去 -> 现在 -> 未来(适用场景:会议临时发言,工作汇报)
  • 电话访谈技巧(衍生:电话面试)
  • 李笑来:怎么写好一篇文章: 结构化写作


5.类比思维

高中政治思想课告诉我们:万物都是联系的
很多工作中的专业事情,是完全可以类比到其他领域里面去的,并且会有特别好的效果,类比之后容易理解

元认知

反思 & 改进自己的思维模式
日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冥想 / Meditation
阅读、亲近自然,独处

6.践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没有去实践的道理全都是鸡汤
没有去执行的想法全都是泡影
思考的东西必须自己去实践,才真真正正是自己的了

(1).人至“践”则无敌

勤奋学习
优质思考
敏捷实践
自律 + 耐心

(2).怎么做呢?万事开头难

写书评
积累书单
利用暗时间
微分享、微周会、微产品、微创新
争取做小分享
积累自己的金句、方法论
积累自己的文档套路
多鼓励,鼓励自己,鼓励他人

(3).如何坚持?无恒心者无恒产

开始一件事之前,想尽办法赋予其重大意义
(反面)如果我没有这项技能,我会丧失哪些机会
(正面)想象拥有这项技能的人群
社交学习
近朱者赤
参与开源
刻意练习
目标分解: LOTS OF SMALL CHANGES MAKE BIG GAINS

刻意练习

一万小时理论
类比健身时练习指定肌肉群,重要的是肌肉发力到位;发力不对,再练也没什么卵用.....

7.WHAT(沉淀、收获)

通过方法论和行为准则
可以大幅降低日常工作中的心智负担、选择困难、低效劳动
提高执行成功率
一般都是一句话,便于记忆,便于成为直觉

8.方法论

审美不需要知道原理,但是创造美的人必须有方法论,否则不可能持续创造

(1).我的一些方法论:
  • 看书 - 从厚到薄,从薄到厚
  • 做项目 - 先紧后松
  • 做项目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做项目 - 先易后难,小处着手
  • 做项目 - 手里有数,心里不慌
  • 写文章 - 一图胜千言
  • 写文章 - 中心明确,架构先行,逐步完善

(2).行为准则、箴言

自我管理三原则

  • 把握方向
  • 消除杂音
  • 保持斗志

日课三则

  • the good
  • the bad
  • pensée

神奇『三』

  • 软件架构不可能三角: 速度、简单、稳定
  • 数据库不可能三角: CAP 定理
  • 蒙代尔三角: 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
  • 投资收益不可能三角: 大市场容量,低风险,高收益
黄金圈法则.png
四象限工作法.png

9.THE END

Why: 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How: 学习、思考、实践
What: 方法论、行为准则、箴言

以上,我的一些总结,写下来,分享出来,希望有所助益.

相关文章

  • “认知”与“方法”

    1. 有人爬险峰,览胜景,有人走坦途,得惬意,但是大家都在往上走,人之上行正如水之下流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更高...

  • 学习方法与认知

    罗振宇:我们这一代该怎么学习 我们这一代人都有知识焦虑,知识总量越来越大,负担越来越沉重,时间也越来越碎片化。罗辑...

  • 吴伯凡认知方法论 —认知的客观化对于认知提升的重要作用

    吴伯凡认知方法论——认知与客观化感悟 本周我最大的收获是 ——认知的客观化对于认知提升的重要作用 将主观的认知...

  • 点评文章《认知的救赎》

    文章:《吴伯凡·认知方法论》第11周复盘——认知的救赎 我思:文中讲述的几种认知--缺醒与默认、优化与残化,使我重...

  • 【元认知能力】带给我的收获

    【元认知能力】重点摘录: 1、 元认知能力,对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 2、 锻炼元认知能力的三个方法:坐享、...

  • 现代心理问题分析

    焦虑 原因 标准太高、能力低估 治疗方法:认知评估与应对方法 首先,评估 因为什么焦虑? 对...

  • #死磕#吴伯凡认知方法论——认知断舍离2|认知的奥卡姆剃刀

    这是吴伯凡认知方法论第二模块——认知治理与智能能量管理中认知断舍离第2课,主题是认知的奥卡姆剃刀。奥卡姆剃刀原理,...

  • 夜读故事—认知差异

    认知差异与潜台词,认知差异承载了你的故事灵魂,认知差异是你的故事得意生存和呼吸的唯一方法,没有认知差异,你的故事就...

  • 方法与工具

    最近听吴伯凡老师的认知课,方法与工具,有些事物背后的规律似乎自己从未总结过。 方法包含着认知,但是是一种个人化技能...

  • 认知与模型

    认知与模型 认知是对外界世界加工后得到的副产品,它是简化后的产品。 基于认知我们发展出了相应的工具和方法。 这种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与“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zw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