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学习玩官渡之战之后,老师给我们留了一个问题,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胜利袁绍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用计不同
先说袁绍吧!绍怒曰:“田丰慢我军心,吾回日必斩之。汝安敢又如此!”叱左右:“将沮授锁禁军中,待我破曹之后,与田丰一体治罪!”于是下令,将大军七十万,东西南北,周围安营,连络九十余里。袁绍太小看曹操了,所以他什么也不想,就直接派兵,去打曹操的大本营。还直接说等他把曹操打败之后怎么样。而而曹操呢,攸有一策,不过三日,使袁绍百万之众,不战自破。明公还肯听否?”操喜曰:“愿闻良策。”攸曰:“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巢,今拨淳于琼守把,琼嗜酒无备。公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彼护粮,乘间烧其粮草辎重,则绍军不三日将自乱矣。”他是听去了许攸的意见,去烧袁绍的粮草,粮草没了曹操一定会失败的,所以曹操就听取了他的意见。袁绍也不会把握时机,在曹操去攻打刘备的时候,他就应该去偷袭曹操,可他却没有, 用计方面都是很大的区别,更别说能赢了。
曹操会听取大将的意见
却说曹操守官渡,自八月起,至九月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意欲弃官渡退回许昌,迟疑未决,乃作书遣人赴许昌问荀彧,荀彧以书报之。书略曰:“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曹操得书大喜,令将士效力死守。曹操打算撤退的时候,荀彧叫曹操不要退到许昌,听取了荀彧的意见,曹操听完后特别高兴,就不退了让兵们死守在那里。
曹操会用人才
有徐晃部将史涣获得袁军细作,解见徐晃。晃问其军中虚实。答曰:“早晚大将韩猛运粮至军前接济,先令我等探路。”徐晃便将此事报知曹操。荀攸曰:“韩猛匹夫之勇耳。若遣一人引轻骑数千,从半路击之,断其粮草,绍军自乱。曹操不仅听取一切意见,他为什么什么要派徐晃去烧粮草,他知道徐晃的为人,徐晃干什么事都很凶猛,所以他就派了徐晃,结果还真成功了,袁绍却不会用人,派兵都是随便派兵,何况用人呢?曹操也相信自己的人,要知道古代的大将都想被重用,所以曹操都把那些大将都给安排职位,这也是很重要的。
总结,袁绍其实还有一原因,就是内部不和谐,各有各的意见,而且有些意见还不相同,这出现了分歧,都被攻粮草了,还打什么仗?士兵都吃不饱。最后我觉得,不管你人多人少,只要你会用人,会用战术,就可以少胜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