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读完余秋雨的《文化之痛》和《无人对话》,我想妈妈了,很想再抽时间回去看看她,听她再讲讲她的人生故事。
还在年幼时,大概也就十来岁之前,外公外婆都还在世,家庭话题自然还经常有这两位亲人的事情,妈妈会讲到她年幼时那段历史。妈妈出生在上个世纪中叶,外公家有点文化和医术,在六七十年代被“评”为地主家庭后,生活发生了变故,之后种种凄苦随之而来。她本来是一名学霸,最终也只能读到小学毕业,经历外公外婆的离婚和迁徙,当初的心上人走不到一起,嫁给红五类身份的贫农爸爸,成为山村里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劳苦一生,一辈子纠缠于婆媳妯娌儿媳之事……听了这些,我对那个时代有了直接的反感,但那时尚年幼,听来的故事总觉得遥远,加上我智力和情商开窍都比别人要晚,并没有太多深痛的感受。时至今日,中年之时读到这两篇文章,我才深深体会到那个时代给人带来的历史阵痛。而这些人,也有在我的身边,我的外公外婆和我的母亲,和我现在的阿姨一家……
一场时代悲剧,改变了多少的命运?那种痛让后人不忍想象。对这代受过时代创伤的长辈,我终于有了更多了解和敬重,包括我的母亲。如果没有那场变故,或许她会成为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中层人士,又或者是别的职业,至少,精神层面应该跟现在完全不同。
外公家的文化才学,在妈妈身上还有一些体现,到我们这一代,六个孩子,无一沿袭这种优势,出现了文化断代。小时候也没有阅读的书籍和环境,我虽是上了大学,也只是一名纯理科生。妈妈曾经跟我说,她的一生可以写一本书,她想写下来,留在她的子孙后代,我很支持她,后来不了了之,估计她觉得一个农村老人,这样做多少有点另类吧。
这么多年没有陪在她身边,读完这两篇文章,好想回去陪陪她,听听她讲讲过去的故事。我还想用我笨拙的文字,替她记录人生难忘的经历,尤其是那个混沌的年代。
一然于2020年5月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