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借鉴专家观点基础上,再加上自我反思、感悟,重新厘定了符合新课标、新课堂的36个课堂理念新思维,与同行分享。
1)课堂可以"预设″,决不能“预演”。
2)学生可成为教师"粉丝″,决不能变为"课托"。
3)留机会给学生犯错,不随意截断学生犯错的思维“进程”。学生"过错"不能"错过",践行容错、融错、荣错的化错教育,变“事故”为“故事”
4)课堂上学生"开心″还要"开窍″。
5)变"参加"小组学习为"参与″小组学习。
6)关注活动多少更要关注活动有效。
7)关注"高行为活动″还要关注″高认知行为"。
8)关注目标设计还要关注目标达成。
9)课堂要"看到学生″还要"看懂学生″。
10)关注“生活情境″还要关注"生活应用″。
11)大单元教学中的“大″不能单纯理解为内容整合的大。
12)教透不能理解为知识层面教细、教深。
13)课堂上教师要从原来在前头"铺路″为在后头"补路”,学生变原来在后头“走路″为到前头"探路"。
14)课堂要从教师先教学、学生后仿学变为学生先试学、教师后导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