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利主义看,音乐或者鲜花毫无作用,但人生漫长而孤独,必然需要某些无关利益的事物来支撑脆弱的灵魂。这样看来,花很合适。
家里的吊兰盘旋婉转,我时常盯着它,看到它缠上红色的风信子,白色的风信子,甚至那盆珍贵的黄色风信子也没能幸免。早晨,黄昏,白天,黑夜都能被这几盆植物逗乐,想起来最快活的场景莫过是搬一把椅子,蜷缩在厚实的椅面,看着半米外色彩交错的几盆植物,窗外通透的阳光照得身上痒痒的,即使拿着一本专业书也能看上一个下午。
这些也只是养花的副作用,养花、看花是没有目的的,我很享受那种播下种子的感觉,轻轻拿起水壶浇水,定时搬运到阳光丰盛的地方,常常剪去坏枝坏叶。就像孩子企盼得到糖果,我企望开花的时刻,不是因为好看,期待本身就已经值得快乐。
有花的日子就是如此,不带色彩,功利,无所得,方有所得。生活里多出闲暇的色彩,精神上充盈起生机。
生活需要尝试,种花无疑有趣而富有美感。
image《留白》中说:“想去的地方就去吧 ,想停留的地方便停留吧 ,失望总是好过遗憾 ,不要让错过,成为留白。 ”
image02
11年前,我的忘年好友小蓝辞去英语翻译的工作,来到大理,没有学过花艺、不会养花的她,爱上了茶花,并成了一名花艺师。手艺活,在一般人看来,难免孤独、寂寞。对小蓝来说,这是生活中很有乐趣的事情,并不独孤或者寂寞。事实上,对她的耐性,反而起到锻炼的作用;她乐在其中,不可自拔。早些年在大理,到处是朋友、熟人,串门、晒太阳,喝酒、侃大山,是一种生活的常态。现在,她从古城人民路、床单厂,撤退了,躲到了古城外面。
生活越简单,手艺就越精致。
从最初的笨手笨脚,到把每一束花做成艺术品,小蓝收获了闲置了十几年的时间,后来甚至经常发生强买的事,一件作品完成了,小蓝其实不舍得卖。为了生活和被频繁“骚扰”,也只有割爱。“但我也知道,客人会善待这些东西,所以内心是愉悦的!”小蓝如是说。
image越接触花艺,越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就像王小波所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是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十一年前她为生活而活,十一年后她为自己而活,当然还有那一束山茶和满屋子的花草。
这样看来,世上确实没有比这三种工作更惬意,一是图书老板,二是音乐制作者,三是花店主。书一节一节的搭建起我们知识的体系,音乐洗涤灵魂,花负责播种自由。除去知识体系构建能摸得着边,诸多人以为后面的纯属臆想,是“虚词”,虚到没法验证,甚至没法理解,恰恰,这种人的精神最为贫瘠。
如果你还在写字楼的格子间遐想着诗与远方,这必然不能一了所愿,暂且清空大脑,从接触花草开始,领悟些美得艺术吧。
image03
我所崇拜的一位花艺师Jan,在回忆他12岁时,对花艺一片痴情。第一次走进一个花店,询问可不可以在这里工作,当时那家店的老板给了他一个桌花、一个花束和一个盆栽让他去送货给客户,15分钟后他就完成了任务回到店里。然后老板问“你对花都做了什么?”,他就解释了怎么去以及怎么回的,然而老板并不相信这么快可以做到,于是打电话去问客户,客户说小伙子服务的很好,很有礼貌,因此,老板特别满意。
但是由于Jan送花很勤,一两个星期后就生病了——中了一种痴迷的花毒,如温庭筠所言:“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在做兼职的这段时间,Jan对花店里的每一件事物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怎么切花、怎么做设计、怎么做大型作品等等,之后每天下课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店里做兼职,擦地板、擦玻璃、帮忙处理花材。当时这家花店的老板在当地是比较有名的,做出很漂亮的大型作品,正是他梦想成为的模样。
image最令人羡慕的生活状态莫过如此——身处在方寸之地,心却沟壑万千。
有多少人心里似有所觉?没有独特的故事,或是人生阅历,很难理解花艺对一段生命的重要性,也难以理解为花投入全部精力的“痴人”。可这个社会,总需要些许“痴人”作为美学上的意见领袖,他们因为“痴迷”被带入花艺圈,把花也养的一往情深;生活节奏渐快的时代,能留出空余的情感养花,实属难得。
愈少愈珍惜,愈少愈在意细节,愈少愈能有所感悟。能用闲暇时间养花的人,必定会细嗅生活,不落俗套;能用全部精力经营花店的人,必然心有猛虎,生活亦不敢欺。
诚如泰戈尔所说:“尽管走下去,不必逗留着,去采鲜花来保存,因为在这一路上,花自然会继续开放。”愿你的前路,心有猛虎,花自开放。
禅云:本职文案,兼职自由撰稿人、自媒体人,一个愿意用酒换故事听的90后,细嗅生活,心有猛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