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有学生报告,两个同学在厕所打架 仔细问情况才知道 同学A告诉同学B,让他去打同学C,同学B还没有答应,也没有动手,但同学C刚好在旁边听见了,就上手打了同学同学A,刚好B在A前面,B被撞到,和C打架起来,A还手之后就走了。
首先 探讨谁最该受批评:很明显是挑事的A,其次是看似无辜的C,
那接下来就好说了 三个人各自批评一顿 A同学因为教唆别人 挑起了整件事情 被最先批评 其次是看似无辜的C挨批评 听到别人说要打你 你会很生气这能理解,但是你还击的方式不应该是先去问清楚吗?你上去一拳本来有理也变没理了呀! 其次是同学B 别人跟你说打其他人 你可以拒绝了之后转身就走 不搭理A 也不附和 也不帮腔 至于突然被打一拳还回去也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能先问问清楚情况 会更好
班里每天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 他打他了 他鄙视他了 他骂他了 他说没有!吵起来了!等等等等。
有时候会觉得小朋友们之间的打打闹闹不算什么 没事的 有时发现原来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到他们
误会在班里是一个引起吵架的大根由 二年级了 开始自我意识觉醒 看到别人冲自己比中指 电摇自己就觉得自己受了最大的委屈 一定要还回来 要不就不能接受 难受半天
每天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来报告 两个学生哭着吵着 都说对方不对 更有甚者 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吵出来个一二三四 现在醒来 莫非真的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不会那些平常不咋告状的孩子其实也有不开心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观察孩子是一门学问,发现有一个孩子非常容易被吸引注意力 不管是在写作业还是在擦地 总是会很容易停下来去关注其他内容,并且我发现这个孩子好像思考事情的时候特别懒 只思考一半身体就开始跑了,
擦地之后,大家都开始睡了,这个孩子拿着水杯往外跑,问他干啥去 说水杯里面有水 早上妈妈说里面水很烫 想去接点温的喝 我叫住他跟他说现在尝一尝烫不烫 因为已经过去一个上午了 很可能刚好可以喝 并且已经到午休时间了,其他同学都已经安静下来了,他跑来跑去的会影响别人 还有接水机在走廊那头 比较远 会花费好一会儿 。果然尝了尝发现刚好可以喝,就喝了几口安静回座位去了。
觉得他平常都会很焦虑 很惊慌 想把事情做好,但是总是不能如愿 所以就用不在乎来掩饰自己 一年级的时候这个孩子跟爸爸一起练过军体拳,还在班级展示过 但是不知道为啥总觉得这个孩子晕晕乎乎的 抓不住重点 给他安排一件事他就慌慌张张的往人堆里凑 手把手的教会有一些效果但是并不大 感觉需要给他聊一聊 遇事要想在前面 仔细思考之后再去做事情 把自己放前面 先完成自己的事情再说其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