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琮是荆州刘表之次子,其母蔡氏,舅父蔡瑁。建安元年,曹操攻打荆州,刘表亡故。刘琮被迫听取其母建议,与蔡氏举州请降。曹操诓其荆州王,实则命其青州刺史,刘琮只能领命,上任途中,曹操命于禁将其母子灭口。在评书《三国演义》里,袁阔成先生在这一节提到一事,说刘琮请降后,曹并命其交出兵符,琮已无势力,曹操本无杀意,但是听从谋士建议,还是决定斩草除根。刘琮走时,无人相送,避之而无不及,正可谓势在人情在,势不在两不来。
在整部《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故事都把所谓势在人情在,势不在两不来这种赤裸裸的现实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说吕布,被张飞骂曰“三姓家奴”,谁有实力,谁能够给与既得利益,就依靠谁。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势力在,自然就有前呼后拥的追随者;没有势力了,自然就反向一戈,恨不得立即取你向上人头,给新主子送去领赏。小说更多的是演义化,但是艺术源于生活。刘琮只是一个孩子,从他能听信曹操的哄骗做荆州王,就可以看出多么天真,当然也有其母蔡氏乱政的后果。蔡氏反复算计,想让其子继位,没想到这个皇位成了灵位,真可谓机关算计反误了卿卿性命。当然,蔡瑁因曹操有利用其水军价值而苟且偷生,最终死于蒋干离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