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每天都在拥有,但也在拥有中失去;我们每天都在失去,但也在失去中拥有。拥有未必就是好事,失去未必就是坏事,通常得到和失去互为因果,既然注定抓不住,就挥挥手任由它去。这样,才会有崭新的开始,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曾经是那么的害怕失去,到头来却希望不曾拥有过。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相信每个人都深有感触,特别是在热恋期的小年轻,春心萌动,头脑发热,就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人都快要飘起来了。所以在这个朦胧期,对情感的拿捏缺少经验,掌握不好分寸,本来父母以及亲朋好友,都在旁边耐心劝导说,你们俩的理想不同,性格也不合,而且对方的长像也是乱七八糟,以后不会有结果的。但很多时候,有一部分人,都是我行我素,“咬定青山不放松”,认为对方就是自己的小马驹,就是自己的半边天,就是自己的月亮和太阳。而伴随相处的伸入,时间这面镜子,终于把彼此的高矮胖瘦一览无余,照得清清楚楚,此时才回过神来,慢慢心也凉了,最后弄得污烟瘴气两败俱伤,不得不半路出家。走到这种穷山恶水的地步,原先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变成了“情人眼里出粪草”,避之唯恐不及。再如我们熟悉的“鸿门宴”,如果不是项羽顾及情面,要面子,放走了刘邦,也不会失了帝位,还有“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李隆基,如果不是为了杨玉环而疏于朝政,也不会导致“安史之乱”,走向衰微,故而“拥有”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曾经拥有那么多,到头来却希望不曾失去过。
“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我们美丽的青葱岁月,处在这个阶段,如同春天里的蓓蕾,需要阳光的温暖,需要雨露的滋润,才能芬芳地绽放;如同雀巢里的幼雏,需要妈妈的喂养,需要父母的守护,才能健康成长。也就是说,我们的身子骨还很脆弱,我们的翅膀还不够坚硬,我们起飞的意念还未成形,根本不能自立更生,脱离庇佑而存在,说白了,一切只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是所有青春固有的资本,是所有青春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每个人最美好的向往,但我们不得不挥挥手,在心乱如麻的焦燥中放开,并渐渐失去。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不这样做,便无成长的机会,从而失去诗和远方,失去“一览众山小”的风景,而这些才是我们最终的需要,以及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再如我们熟悉的鲁迅先生,如果不是二十五六岁的时候,毅然抛弃救死扶伤的理念,又怎会走上文学发展的道路,并蜚声文坛,成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还有曹雪芹,如果不是因为失去了鲜花落锦的生活,从天上掉到地上,沦为穷苦百姓,又怎会有气势恢宏的巨著巜红楼梦》问世?故而“失去”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所以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同样的道理,“失去”是“得到”的前奏,在这里失去,就会在另一处得到。只有舍弃芝麻,才不至于丢了西瓜;只有作别失去,才会拥有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