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作别失去》

《作别失去》

作者: 东山林月 | 来源:发表于2022-11-22 10:05 被阅读0次

我们每天都在拥有,但也在拥有中失去;我们每天都在失去,但也在失去中拥有。拥有未必就是好事,失去未必就是坏事,通常得到和失去互为因果,既然注定抓不住,就挥挥手任由它去。这样,才会有崭新的开始,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曾经是那么的害怕失去,到头来却希望不曾拥有过。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相信每个人都深有感触,特别是在热恋期的小年轻,春心萌动,头脑发热,就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人都快要飘起来了。所以在这个朦胧期,对情感的拿捏缺少经验,掌握不好分寸,本来父母以及亲朋好友,都在旁边耐心劝导说,你们俩的理想不同,性格也不合,而且对方的长像也是乱七八糟,以后不会有结果的。但很多时候,有一部分人,都是我行我素,“咬定青山不放松”,认为对方就是自己的小马驹,就是自己的半边天,就是自己的月亮和太阳。而伴随相处的伸入,时间这面镜子,终于把彼此的高矮胖瘦一览无余,照得清清楚楚,此时才回过神来,慢慢心也凉了,最后弄得污烟瘴气两败俱伤,不得不半路出家。走到这种穷山恶水的地步,原先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变成了“情人眼里出粪草”,避之唯恐不及。再如我们熟悉的“鸿门宴”,如果不是项羽顾及情面,要面子,放走了刘邦,也不会失了帝位,还有“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李隆基,如果不是为了杨玉环而疏于朝政,也不会导致“安史之乱”,走向衰微,故而“拥有”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曾经拥有那么多,到头来却希望不曾失去过。

“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我们美丽的青葱岁月,处在这个阶段,如同春天里的蓓蕾,需要阳光的温暖,需要雨露的滋润,才能芬芳地绽放;如同雀巢里的幼雏,需要妈妈的喂养,需要父母的守护,才能健康成长。也就是说,我们的身子骨还很脆弱,我们的翅膀还不够坚硬,我们起飞的意念还未成形,根本不能自立更生,脱离庇佑而存在,说白了,一切只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是所有青春固有的资本,是所有青春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每个人最美好的向往,但我们不得不挥挥手,在心乱如麻的焦燥中放开,并渐渐失去。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不这样做,便无成长的机会,从而失去诗和远方,失去“一览众山小”的风景,而这些才是我们最终的需要,以及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再如我们熟悉的鲁迅先生,如果不是二十五六岁的时候,毅然抛弃救死扶伤的理念,又怎会走上文学发展的道路,并蜚声文坛,成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还有曹雪芹,如果不是因为失去了鲜花落锦的生活,从天上掉到地上,沦为穷苦百姓,又怎会有气势恢宏的巨著巜红楼梦》问世?故而“失去”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所以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同样的道理,“失去”是“得到”的前奏,在这里失去,就会在另一处得到。只有舍弃芝麻,才不至于丢了西瓜;只有作别失去,才会拥有收获。

相关文章

  • 解离

    将鼻子与皮肤割离, 我就失去了嗅觉与呼吸, 将双耳与发丝作别, 我就失去了听觉与骚扰, 将双眼与头颅分离, 我就失...

  • 作别

    捧落红作别春花, 草木正盛,影移几度变化, 华灯初上,冷月无暇, 堪对嬉笑怒骂, 窄巷烟火几家。 谁愿赔我一季春花...

  • 作别

    长路漫漫入深山 千愁万绪别故乡 来季若闻夏兰香 迎风笑候故人巷

  • 作别

    “青春”是个令中年人伤感的字眼,不知不觉,已至不惑。17岁从进入工厂,一直是年龄最小的青工,至今还未能调整自认年轻...

  • 作别

    轻茗咖啡细参禅 低吟短句解别烦 烟雨朦朦笛声远 天涯苍苍重聚难

  • 作别

    他离我的生活早已越来越远。像年少时的日子一样。 即便他还在又有多少人能想起他呢。又何必想起。 反正我已经日渐遗忘了...

  • 作别

    蝉鸣的盛夏,璀璨的星辰 还有个皮月亮在云后躲躲藏藏 邀我以地为床,以天为帐 如果没有蚊虫,露营才是夏的标配罢 奈何...

  • 作别

    文/墨雪 那时 夜像一张迷离的网 我就是被她捆住了 差点窒息,差点丢了性命 后来,我挣脱了 也花光了我所有的力气。...

  • 作别

    作别 依依惜别十里烟 泪眼繁花竟无言 往事回首会心笑 望君多珍惜眼前

  • 作别

    作别 是挥手 是你指尖的余香 是我在山中的又一次盼望 是落日余晖后桌上那碗没有香菜的鸡蛋汤 是那些一起碰杯的夜晚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别失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hc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