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命中总有些时候,放弃无所不知的态度才有正确的,这种做法不仅最合适的,还有益于心理健康。
有一个正青春期的15岁的孩子,决定离开那所极负盛名的学校。在生命的转折点,他征求三位老师的意见。第一位辅导老师说中途转学对你的记录没有好处,你的父母会非常不高兴,要安于现状。第二位老师说我的想法很愚蠢。第三位年轻的老师,认真的听了我的15分钟的想法后,又询问我30分种的问题后,给了我一个答案,要一个人完全设身出地替另一个人着想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是你,我也不知道怎么做。我不知道该给你什么忠告。我很抱歉我无法帮助你。
这个老师选择了"承认无知",结果却给我提供了最需要的帮助。在生命的经验中,没有简单或容易的公式,我们都必须忍受某种程度的虚空,接受无知的痛苦。
当我们的内心变得虚空的时候,就能听见内心的声音,相反,如果我们始终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那么我们就听不见内心的鼓点,踩不准命运的节奏,最重要的是,世上所有的邪恶都是自以为是的人干出来的,而不是那些心中虚空的人。
l讲到这里,我想起我儿子,在读二本的大学时,儿子觉得自己没有发挥自己的潜力,自己可以考得更好。所以征求我们的自己意见,希望重新复读一年,我当时就表示反对,理由就是将来说不定连二本的都考不上。他要复读我不交学费,威胁他,所以他遵循我的意见,但是儿子嘴上没有说,心里l可能恨死我了,我就是凭着自己的经验,为孩子做决定,太自以为是了。我就是一个典型的邪恶之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