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6·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注释】
(1)君子的意思是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德才兼备,人格高尚的人。
(2)小人,一指人格卑鄙的人,二指平民百姓,指被统治者,三指旧时男子对地位高于己者自称的谦词,四指对平辈自称的谦词,五指古时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六指小孩子,七指小一辈的人。这里指什么?大家应该能够分辨。
(3)汉以前用以称掌握某种专门知识、技艺,为贵族襄礼的知识分子。
(4)女,通“汝”,你。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感悟】
在《论语》中一般情况下,孔子都是把君子和小人对比起来说,因为君子和小人主要是道德品质上的差别。
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在君子和小人后面加了一个“儒”字。那有“儒”字和没有“儒”字有什么区别呢?从孔子当时的一般人对“儒”的理解来看,“儒”主要是从知识和技能方面来说。而君子和小人最初主要是从地位和品德来说。只是到了后来,君子和小人才既指品德又指才能了。在这里,孔子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那言外之意就是要求子夏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一个人。因为,“君子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子夏是寄予了厚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