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克里斯汀是个环游世界的旅行作家,一次采访中,她遇见了农夫马克,并被马克以及他的生活方式深深吸引。她决定放弃城市里的一切,和马克在爱瑟农场安下了家。这本书是克里斯汀·金博尔和马克两人在爱瑟农场第一年的生动记录。由冬到春,由夏到秋,他们一点点地为这个农场注入生命......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但字里行间也透露着农场生活的艰辛,正如作者所说:现实永远不是你想的那样,不像你希望的那样完美,也不像你担心的那样恐惧。
但作者不仅可以承担这其间的辛苦,还用她诗意般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除了除了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还有另一种打开生活的方式,告诉我们:去热爱生活,按照自己的方式,不必拘泥。
说句实话,发自内心佩服作者的忍耐力,作为一名常春藤大学传媒系的毕业生,从小也没接触过农活,工作中也只是和笔杆子打交道的记者,为了和深爱的丈夫打造新兴农场模式,她把笔杆换成了锄头,稿纸换成了杂草疯长的农场,干各种繁重的农活,挤牛奶,锄地,插秧,除杂草,养猪,养鸡,驯马.......和各种脏活累活打交道。
书中作者实实在在描述了自己干农活时身体上的各种疲惫,没有一丝的添油加醋,没有一丝浮夸,也没有一丝做作, 从最开始走进农场,到扎根生活,期间可能也经历过无数挣扎,但最终还是选择留在那里,将自己的热血撒向那片她热爱的土地,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回馈,可以收获满满的四季蔬菜,可以体会每一次日升日落,可以感受邻里满目温情……
读完这本书,也让我初步了解了美国的土地,农民,耕种,食物及生活风俗与饮食习惯,同一个地球上,土地也都是一样的——耕种与收获。
作者以土地为纸,以汗水为墨,以身体为笔,给读者描绘出大自然的风景画。并告诉读者,人生就是一块土地,没有耕种就没有收获。有时耕种了也未必有收获,就如人生的每个理想去奋斗不一定会成功一样,但是你要是不耕种就连失败的滋味也体会不到。
我来自农村,我是土地的孩子,小时候在家里和家人做过各种的农活,给猪挖过菜,浇水、插秧,种菜,农闲时到山上挖过草皮.......
现在我虽没有了农民身份,但周末仍回家和年迈的父母到田里干些农活,春夏时耕耘和浇水,秋天时收获,在工作中也像一个园丁一样辛勤劳作,培育一名名农民的孩子。
也就是因为我没有忘记我来时的路,记住了我生活在农村,也是农民的孩子,所以在这浮躁的社会中能保持了初心,努力认真的活着,努力认真的工作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