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22岁,是一个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角色的职场新人,今天的武汉外面37度,空气很是燥热,在下午培训期间,百无聊赖之际,想到了自己在心里搁了很久的一件事,就是想通过文字记录自己曾经记得的一点有感触的东西,哪怕文笔不好,但人嘛,总要有一段时间为自己活着吧。这个想法来自大学四年的生活总结,说是吃喝玩乐,虚度光阴不为过,曾经的我以拿到奖学金为目标,但现在回想来看总觉得空落落的,这样的大学目标,在如今看来真是让我替当初的自己感到可怜,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无论现在的大环境是怎样,好的德行仍应该是大学最该修炼的目的。现在踏入了工作,不知道如何自我评价自己的德行,说是不知道,其实应该是不敢启齿。
浑浑噩噩的大学生活中,那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下,也曾有一个短暂的瞬间会思考自己,反省自己的。我曾经在大学期间三次去看余华的《活着》,这是迄今为止,我认为是看过最好的书,也是看过最多的书,书中的富贵,有时让我觉得不真实,是虚构的,可有时让我觉得就是我自身,那种很强烈的时候,会让我感觉喘不过气,难道每个人都要经历磨难才能豁达么?我现在假装的豁达积极,在现实面前,会被反复碾压吧。有关活着的意义,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我不知道,我想我周围的好多人也不知道。但其实我更关注的是我自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好人谈不上,坏人也不够格,讲真,有时候觉的自己是个小人,这还需要好久的过程去自我剖析吧,可有一点我确认了,留给我徘徊的时间不多了,或者说已经到了底线,这个社会需要我拿出勇气,杜绝幻想。好了,趁这个讲座的时间,写个序吧,以后在一一记录,权当给自己的生活一个仪式。为了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第一个想的故事,我的挚友们。静心才发现,无论何时相识都像是在酿浓酒,可从离开时,就要挥发以至殆尽,甚至连瓶子都不知道藏在了哪,回忆起来,只闻到了淡淡清香。时间的泪眼撕去我伪装,你可记得我年少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