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要走多少路,才能确定前行的方向;在路上遇到多少人,才能知道与谁同行”这是央视主持人敬一丹老师过的话。我想用这句话来表达我在这里同大家一起学习的心情。在我们这个优秀的团队里有那么多优秀的老师,大家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像一粒沙子,被裹着前行。虽然我走得很慢,但是我愿坚持每天努力一点点,向大家靠齐!感恩遇见大家!
下面我谈一谈我阅读《读书会的75个阅读作战法》收获:
这是一本逻辑严密的书。初次翻阅这本书时我看不出这75个阅读作战法的内在联系,读的时候我就曾问过自己,这些作战方法的章节可以调换吗?每个章节内的方法可以调换顺序吗?带着这些疑问我反复地阅读序言,目录,附录,每章节的内容。我发现了周益民老师说:“起初,我曾以为这75个方法的罗列并无严密逻辑,现在看来,在无逻辑中存在这一条大逻辑,这条逻辑其实就是阅读中的人格养成问题。反复看目录、内容,我明白了这本书按照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激发其自主性行为,挖掘其潜能,让孩子真正地内化,吸收文字,逐步建立阅读架构,锻炼思考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这样的逻辑来编排的真正意图。我将附录中作战方法的参考标准标注到目录上,我发现了:阅读启蒙阶段主要是针对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孩子,第三至七章主要是针对小学,初高中的孩子,而到第八章就完全是针对初高中阶段的孩子。通过对比这些作战方法,我们能明显感觉到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对语言的组织能力也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孩子们思维的深度挖掘也越来越深,经过这些作战方法的训练,孩子们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必定会有所提高,必定会真正热爱我们的文化。孩子们必定会成为真正的,大写的人!
这是一本教我们怎样成为优秀领读者的书。每个作战方法中都有对领读者的详细的要求和组织阅读作战后领读者应该分析哪些问题?更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做才能让活动组织开展得更好?我觉得成为一个优秀的领读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首先教师必须是一个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英国小说家毛姆曾说过:“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你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开生命中的所有灾难。”读书更是一个让自己变得辽阔的过程。唯有自己变得通透,辽阔,再将这些阅读作战方法真正地落地,才可能真正地将孩子们带向远方。其次教师应学会爱孩子,因为这是激发孩子内心力量最重要的。还要善于引导孩子们爱上书籍,营造孩子们与书相遇的情境。更要学会根据孩子们不同的阅读程度恰如其分地给与引导,引领他们成长!最后要做到心中熟知这些作战方法,并制定出计划来实施,时刻谨记这些作战方法是以教育为根基的,更是要扎根于人的内心。唯有通过阅读,人才能走进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
新东方曾经的合伙人王强说过:“阅读多了以后,见多识广了以后,你突然遇到了一个陌生的东西,你会产生极大的敏锐,因为精神像刀刃一样需要不断地磨励,真正的阅读能让生锈的刀刃逐渐变得闪亮,它能助你劈开任何想劈开的东西。”愿我们都能在带领儿童阅读的路上尽自己的一份力,教会孩子们真正地学会阅读,让他们学会在精神的世界独立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