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引子
昨晚是无戒老师写作营的第一次课。
因为晚上快8点多才到家,爱人有事和朋友聚会去了,回家后我简单做了点饭菜,就坐下来听老师讲课了。
整个课程中,老师对我们循循善诱,印象最深的是 写作目的和定位。她启发我们思考自己关于写作的梦想,又给出一些与题材相应的签约作者作为案例。而这些对于经常来简书逛但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写作的我来说,实在是太有帮助的干货了。
也许是习惯使然,我在重复听了课程后,在训练群里发布了自己做的xmind文件,本意是希望大家可以参考或直接修改后化为己用。
后来有同学希望转为图片或PDF,我就尝试着去解决。过程中碰到一个小插曲,被我用“研究”的方法给解决了。
想到可能会有其他同学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就打算写文分享下。当日因有事,没有在24点前发出。今日上午11点左右,工作中忙中偷闲整理了一下,就发出了。文章可参考《效率工具|如何才能不花钱地将xmind快速导出图片?(含笔记伴侣推荐)》。
02 美丽的错误
发文大概3小时后,有同学说xmind8可以直接导出到图片。刚才又试了下,这次顺利导出。
可能耽误了各位读者的宝贵时间,在此表示深深的歉意~~
03 反思
我试着回忆了一下,做了一些小结。
写该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总结自己对遇到困难这件事的思考过程及反思,一方面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之前我在工作中有导出图片的经历,但——昨晚和上午分别试了两次,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事情的结果是,我抱着善意的初衷,却浪费了一部分读者的时间。
我反思的结果是,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
从表象上看,昨晚听完课已经晚上10点多了,我当时在家等待爱人回家,整个人的状态比较焦虑和疲劳。
可能是当时太急于把文件分享给大家,操作可能出现问题且没有被当时的我及时发现,如点击PDF不行,就认为导出图片也不行。
从实质上看,则是自己对xmind的了解太 浅薄 了。是的,我承认,确实是使用次数多、但用到的功能及其有限。更多的时候,我用xmind就好比小孩子使用写字板涂涂画画那样,用于记录想法。
一直以来,我对于工具的看法,和文《导图手账画得漂亮,但你忽略学习本质》中的类似,上手快、适合工作场景就行。当然,我还是对能画出漂亮的手账、做出图文并茂的xmind的达人抱有敬畏之情。只是,作为一个刚准备给孩子断奶的新手妈妈来说,我无疑是放松了自己对工具软件使用上提升的要求。
04 认知觉察
可是,昨晚和上午分别试了两次,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况且,之前工作中有导出过图片的经历,为嘛上午还出错呢?
反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细思极恐(尴尬状)~~
我想,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认知偏差”吧~~
所谓认知偏差,是指信念在形成过程中掺杂的一些难以察觉的心理因素。
昨晚操作失败,主要是因为 情绪 的影响;而上午再次操作失败,是因为对昨晚操作失败已经有了“锚定”,即心理上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xmind免费版本不能导出图片了。
而且,昨晚使用evernote进行图片处理的过程,让注意力偏离了“xmind导出图片”的主线!!(细思极恐)
05 行动指南
作为普通人,我们的思维往往受制于不曾预期的心理因素影响,其中有一些是我们自己难以察觉的。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第三次犯同样的错误呢?
思考良久,我的答案是:
聚焦于任务或问题本身,并以合理的标准来评估自己的判断;
不断清空自己的大脑缓存,保持开放的心态,听取他人的意见;
如果是自己错了,公开承认错误,然后立即改正。
06 发散思考
类似的情形,对你来说是否似曾相识呢?
如果你也感兴趣,欢迎留言交流~~
我是雪夜闻笛,在写作的路上,愿我们一同精进!
参考资料
《批判性思考》第一章在讲述 认知偏差。
“日常经验告诉我们:渴望、担忧、个人目标等各种情绪会影响人们的选择。”
锚定效应和理性决策的两小步(4本书参照阅读小记) 提到《决策与判断》中对“锚定效应”的定义。即
锚定效应是说当人们进行判断或选择时,会先找到一个“最初参照值”(也即“锚”),上下浮动考量,进行自己也并不十分肯定的调整,从而得出一个最终结果值。
个体会不自觉地对初始值(也可以是一个最先获取的信息)过分重视和关注,称为“沉锚”——俗话说的:先入为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