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26
1、背景,年中过半,萌生换工作的想法。原因如下,短期来看钱没给够或者心里委屈,公司平台和资源缺乏,没有培养环境,全靠自己折腾,成长性差。中期公司从事传统行业的创新,行业稳定保守特点和创新周期以及阻力,3-5年公司看不到多大变化的可能,个人自然没有啥发展空间。长期来看,岗位方向在公司属于非核心板块,天花板低,在社会的竞争力弱,价值感低。选择一个高速的成长环境是重中之重。
2、现状:9-12月的金秋招聘季。一大波职位需求来袭。是时候对接社会的岗位需求,评估自我的社会价值和竞争力。是时候寻找资源丰富,空间广阔的平台。9月初浏览本地的几家知名企业的职位需求,直观看来,匹配性有点弱。想着打铁还需自身硬,先通过充电或者培训的方式加速技能的提升,再来找寻合适机会。晚间空闲时间利用起来从事秘密项目。
3、进展:前期有基础,通过近3周的技能提升确实带来不少收获。但是要达到岗位上的要求,估计至少要半年以上。是否还有其它出路。目前的能力和经验是否有延伸和扩展空间。1)出发点是硬核研发工作,垂直发展走系统和架构或者算法专家方向,到达专家入门级别保守1年,多则需要2年。2)研发体系转向对综合能力均有一定要求的市场和技服方向时,对产品理解的硬技能有突出优势,对沟通交流的软技能没有明显的弱势,可行性高。
4、分析:市场或者技服方向是否有前途。1)如果做一个研发手艺人,技术达到精通的水平,能够持续创造的价值和获得可观的回报。结合自身的情况,毕业多年,岗位变动,经历过产品研发,设备维护,初创公司身兼多职等,没能在研发道路上一直精进,相比同龄人,研发水平拉下不少差距。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不强,有996的心,不一定能获得996的机会。2)如果技术和管理结合的方向,走市场路线,做一个连接节点,拉通社会需求和产品开发,不断的展开社交网络,路会越走越宽。相比研发对事的纯粹,市场对人的关系要复杂许多。其实潜在的挑战是更加巨大的。3)市场方向的能力是更加通用和迁移性更强的能力,技术有可能会更新迭代,会影响知识的积累效应,市场上对接人的能力变化少,干的越久越吃香。
5、综合来看,研发方向匹配差,难得高,积累性中。市场方匹配高,上手易,提升难,积累性高。
顺应环境,走市场方向为上策,尝试应聘科技行业售前职位。
保底路线,走高端研发路线,加强培训,为高端开发增加砝码。
今日500字目标达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