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家在夏津,一直覺得這是個不起眼的縣城,沒有任何特色的中部偏北的小縣城。
每次回家大約四個半小時車程。我一路吃吃睡睡,聽著馬傑的古琴曲,一睜眼,耳機里平沙落雁,車窗外一群雀從田地落又复起。
還是很喜歡北方村莊的冬天,葉子都落了的樹,才看得到骨氣。也才有冬天的樣子。
夏津 夏津每年回來都會吃到十幾種不同的麵食,我也因為做了夏津媳婦而掌握了不少麵食的做法。說起來做夏津人家的媳婦真是容易,因為他們不擅長炒菜,於是每年春節回來我都凴借著炒菜的手藝輕而易舉收穫“好媳婦”的稱讚。
回家都是在家吃飯,吃各種各樣婆婆做的麵食,但有一樣是一定要出去吃的,就是夏津的老豆腐。各家都有秘製的滷料,公公早就熟知了每一家的水準,帶去吃的老豆腐,都是一下能來兩大碗的。有兩次帶姐妹們來夏津,每人兩大碗,把老兩口都看樂了。
一大勺老豆腐,一大勺滷,一小勺棉油,一小勺油辣子,放一個滷蛋,捏一撮芫荽,就著熱騰騰的饅頭或者外酥裏嫩的燒餅,吃完再喝一碗豆漿。豆腐嫩而不松,滷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膩。哎呀,不能想,一想就流口水。
夏津 夏津 夏津 夏津 夏津雞蛋膏。一碰,膏体在料汁里肥滿地晃荡。想起“膏肓”,这黄黄的鸡蛋膏可能应该叫鸡蛋肓。唉,这也不能想,一想就没法吃了。
另外一碗是甜沫,用小米面熬煮花生,豆腐皮,菠菜,海帶,粉條。甜沫,是一种咸粥,粥做好后会问“再添么儿”?於是就成了現在的甜沫。
夏津 夏津前年回來,因為姐妹們同來,晚上帶她們去找夜宵,才發現夏津的餛飩居然是世界上我最愛吃的绉纱餛飩,餡少,皮薄得透亮,湯鮮。而且還有一家安慶人開的餛飩店。白做了十幾年夏津媳婦,之前居然沒發現,還每每咽著口水想念南昌和安慶纔有的餛飩。於是這家餛飩店也成了每次回來必須多吃幾次的地方。
夏津 夏津也是在前年,看本草中國里介紹夏津的古桑樹園,我也才知道夏津有這麽棒的地方。要知道這個桑樹園可是每次去看老姑必經之處,老姑家就在桑樹園旁邊。每次老姑家的姐姐說去桑樹園玩,我都覺得沒什麽意思沒去,有桑葚吃就行。
這裏有中国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百年以上古树2万多株。夏津古桑树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元,延续至明清, 最鼎盛的时期, 桑树种植面积高达8万亩。 无边的桑林,树木繁盛,枝杈相连,据说“援木可攀行二十余里”。 这一带的老百姓因多食桑椹而长寿, 因此这古桑园又叫做“颐寿园”。有三株树围巨大,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桑树。三棵树分別叫做“巨龙桑”,“腾龙桑”,“卧龙桑”。
而關於“夏津”這個名字的由來,查到如下資料:
夏津 夏津 夏津 夏津回家的车上就我们两个人,可是还是开起来觉得“沉”,装了满满的后备箱和后座的东西,可一旦到了家里,就还是觉得自己买的东西少了。公公婆婆估计从我说下了高速就下来等我们了。
晚上照舊,把客廳變成了診療室,給公公婆婆艾灸刮痧針刺手法治療走起。只是回來時間不過七八天,其實也還是做不了什麼。
明天早起吃老豆腐去。
网友评论